针对读者的服务,比较平常的做法有图书里夹上一两张幸运奖券或是课程表,而附赠资料、图书、测试卷等是一些教辅图书出版企业新近的做法。除此之外,还应该通过读者俱乐部、读书活动、调研活动设法与一线师生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树立出版社的优良品牌,在巩固老客户的基础上发展新客户。
在针对经销商的服务方面,教辅图书与一般图书的营销服务区别不大,都应该包括售前、售中、售后三项服务。售前服务包括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向代理商提供最新的课程改革信息和动态,对他们进行培训;售中服务包括及时供货、调货,派专人指导经销商铺货,发放宣传资料等;售后服务则是指及时补货,收集客户反馈意见等。
完成从出版商到资源服务商的角色转换
“从教育图书出版商到教育资源服务商的角色转换”是一种出版理念的转换。为了实现这种转变,教辅图书出版企业首先要最大限度地提供丰富的内容产品,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师生的教育阅读需求;其次,要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全套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完善的全程的服务,使得教辅图书出版社成为包括图书产品、其他教学产品和教育资源、教育服务为一体的资源提供商。
丰富教辅出版科学发展观内涵
作为“内容产业”,教辅图书应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指向,自觉、主动地以为培养人、成就人服务,帮助广大师生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作为教辅图书出版的终极目标,立足读者需求、积极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形成企业的出书方向、出书特色,不断扩大品牌教辅图书数量,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以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为目的
教辅图书出版就是要不断推陈出新,为学生和教师顺利完成学习、教学提供文化产品支持。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从产品结构方面讲,要满足广大一线学生和教师的不同深度、不同广度,多样化、多层次的阅读需求。要针对教辅图书市场不断细化,不同层次、不同条件的广大师生的需求呈多样化倾向的状况,积极提供解决方案,以不断创新、不断丰富,更加富有针对性的教辅图书产品去满足广大师生需求。
第二,从读者范围方面讲,要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地域差异的因素,重视满足广大农村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城镇低收入地区师生的需求,重视满足学习困难学生、有特殊需求学生、获取信息困难师生的需求。特别要认识到,教辅图书在广大的农村欠发达地区和特殊教育领域还有开发空间和需求,对于这两个领域的教辅图书策划,如果能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内容和载体形式,合理定价并辅以有效的营销手段,定会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精品图书群”树企业品牌
在教辅图书出版中实践科学发展观,要不断提升教辅图书质量,缩短图书生产周期,以优异的质量和良好的时效性满足市场需求。
作为“内容产业”,质量是图书的生命,教辅图书出版企业要把质量当作教辅图书出版的头等大事来常抓不懈。教辅图书和一般图书一样,当读者发现图书有质量问题时,购买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当读者发现购买的图书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时,通过人际口碑传播等途径,会形成负面效应。面对日益挑剔的买方市场,教辅图书的优异质量是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教辅图书要符合教学实际,在图书生产时就必须考虑出版的时效性。既要使最新的政策精神、教学成果在图书产品中及时体现,又要用制度和技术手段保证教辅图书生产过程的流畅性,按照教材出版发行的要求去严格要求教辅图书的编写和生产。
品牌代表着消费者的一种内心认可,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在市场竞争中,强势品牌能提供更多的竞争优势。如在价格竞争中,优势品牌能对出版者提供保护作用;在进行品牌延伸时,品牌企业的新书容易被读者接受,容易进入新的产品市场。因而,从增加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出发,我国出版企业,包括教辅图书生产企业,应从品牌建设入手,加大内容创新的力度,靠品牌赢得读者、赢得市场、赢得竞争、赢得人才。一个出版社如果长期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书,没有创造品牌社目标,就好像没有出版灵魂,企业也会因缺乏竞争力而无法发展前进。在教辅图书出版中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自觉主动走出“教辅图书技术含量低,并不存在品牌,也不需要品牌建设”的误区,从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两个层面进行品牌建设,分析自身实力,站在教学发展的前沿,对学科教学创新活动进行规划和组织;立足读者需求,积极面向市场,进行内容深刻、范围广泛的内容创新活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扩大品牌教辅图书数量,努力形成单个图书的优质品牌、系列图书的重点品牌,并注意图书品牌的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