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本版出书、合作出书严重影响图书质量 去年教辅8%质量不合格

    记者从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获悉,2006年教辅图书质量专项检查工作现已结束。本次检查的范围是2005年出版的中小学教辅读物,共检查790种。其中,合格教辅726种,占抽查总数的91.9%;不合格教辅64种,占抽查总数的8.1%。

    据统计,文字差错、未做技术整理遗留的差错是本次检查的图书中最突出的问题。比较典型的是延边教育出版社《高二思想政治(上)》查出18处差错,未做技术整理遗留的差错有15处。

    引用原文出现差错是最不应该出现的,如引原文为“给人民当牛马”,却错为“给人民‘作’牛马”(九州出版社《北京名师导学·初三语文·下》)。20名质量检查专家一致认为,保证原文的准确无误是出版社应该履行的基本职责,应认真核对原文。

    这次质量检查发现的错误还集中于知识性差错、语法性差错、答案中的差错、汉语拼音和笔顺的差错、表述不妥甚至错误、正文字号偏小等六类。如“孩子对草莓充满诱惑”应改为“草莓对孩子充满诱惑”(天津科技社《龙门图解·高一语文》);“1978年,法国巴黎市长希拉克”误为“1978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1898年强租新界,使今日的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统治下”应删去“今日的”三字。

    在检查中专家还发现,大部分教辅书正文主要使用小五号字,有的甚至大量使用六号字、七号字。使用小号字纯粹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压缩版面、减少纸张费用,定价可以低,但没有考虑到保护孩子们的眼睛。小学教辅读物是不允许使用小于五号字的,对此国家有明文规定。

    图书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检查中发现的出版劣质图书的出版社,将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处理,该处罚的处罚,该整顿的整顿,决不姑息。图书质量差错率在万分之三以上的,罚款1万,并发违规通知单;差错率在万分之三以下的不合格教辅图书,要求出版社停止发行,进行修订。”

    这位负责人同时指出,此次检查发现的编校质量较差的教辅大多是非本版出书、合作出书。字号偏小,版心密集,严重影响阅读的教辅也大多是合作出版的图书。书商进入教辅出版领域,是为这个领域丰厚的投资回报所吸引,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书商会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有些书商甚至会选择违规操作,例如一号多用,重复用号等。因此需要加强对书商参与教辅读物的管理。

    对于当前图书质量滑坡的根本原因,这位负责人毫不避讳地指出是出版社惟利是图的价值取向和编辑责任心的缺失。“对责任编辑、编辑室主任、乃至出版社负责人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加强,特别是通过对出版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负责人和编辑人员进行培训,以期进一步提高图书的质量,扭转图书质量下滑的被动局面。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可能会举办一期图书质量培训班,加强对图书质量的管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