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党史与军事史研究:从戎三军的学者——张云教授访谈

    ●根据中共党史研究的现状和特点,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我以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中共党史研究,使之获得更加深入的发展,有必要提倡“四个应该结合”和“四个不能忽视”。“四个应该结合”是:第一,应该与社会史的研究相结合;第二,应该与现实的需要相结合;第三,应该与党建研究相结合;第四,应该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四个不能忽视”是:第一,不能忽视对党的对手的研究;第二,不能忽视对党的同盟者的研究;第三,不能忽视对党的错误和挫折的研究;第四,不能忽视对中共党史研究文化学术功能的提升。

    ○请谈谈您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打算。

    ●我一直试图在中共党史与中国军事史研究中间架设一座桥梁,即融会党史和军事史研究,故我打算下一步主要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问题进行研究,而重点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防现代化这一课题。具体地说:一是阐述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中国现代化国防的努力追求和奋斗实践;二是论证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曲折的发展进程、重大的历史成就和客观的实践经验;三是展示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请问这一课题的创新点和理论、实践意义何在?

    ●第一,从学术研究的现状考虑,以服务于现实为基点,力图全面地、历史地考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诸多问题,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总结经验教训、探求发展规律,构建对这一课题新的研究框架。

    第二,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回顾中国国防发展史,特别是近代中国有国无防、屡遭外患的耻辱史,研究这一历史现象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刺激和启迪,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现代化国防的追求和探索,增强这一课题研究的历史感。

    第三,从文化的层面上,追溯、剖析中华传统文化与国防理念对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影响,研究中国传统国防思想中关于国家至上,关于追求和平、谋取统一、重视防御等先进理念与中国共产党人国防观所具有的继承性关系,加深对这一课题研究的深度。

    第四,从时代的高度,将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置于国际大环境,特别是中国的周边环境和当代世界高新技术的军事态势中考察,研究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世界各国在建设发展国防事业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批判和吸纳,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边防、海防、空防建设的新特点,研究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特别是军队政治思想建设的新特点,以保证这一课题研究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第五,对诸如国防“三结合”武装体制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大国防与大战略理念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上述提及的关于人民战争思想、国家安全战略、建军方略、军事战略方针等问题,加以正确的科学的说明,进一步增强这一课题研究的理论含量。

    中国是一个拥有辽阔的领土、领海、领空,拥有漫长边、海防线的大国。国防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荣辱和存亡。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深刻阐述了党在国防建设问题上的基本理论问题,同时也全面展示了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脉络、经验教训、基本规律,融学术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是进行党史传统教育、军事国防教育的教材,必将凸现其一定的学术地位、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