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中心
《中国小说史略》汇编释评

  • 定价:¥50.00
  • 著者:鲁迅
  • 译者:
  • 出版社:上海书店
  • 出版日期:2015-02-01
  • ISBN:9787545809879I.277
  • 版次:01版01次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 页数:526
为您推荐
内容简介

    《中国小说史略》汇编释评本在每一章节之后,有详尽注释,解读。本书注释详尽、明晰,注释文字平易,为《中国小说史略》唯一的单行注释本。 本书的附录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有关文章、有关中国小说史的文章和重要资料,全部收齐,也即本书成为鲁迅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集大成著作。本书的解读,分析和评论原著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原著的优长、成就,也指出其不足和错误之处,并提出纠正的资料和观点。本书的解读既充分吸收学术界的已有成果,又有释评者自己的独到见解。例如引用钱钟书的研究成果,批评鲁迅对《儒林外史》作了过高的评价。根据释评者自己的研究,指出鲁迅对《水浒传》和《红楼梦》等巨著的基本评价有严重失误,并予以切实的纠正。
作者简介

  •     鲁迅,1881年农历八月初三,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小名樟寿,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 
        1886年  入塾,从叔祖玉田先生初诵《鉴略》
        1888年  十一月,以妹端生十月即夭,当其病笃时,先生在屋隅暗泣,母太夫人询其何故,答曰:“为妹妹啦。”是岁一日,本家长辈相聚推牌九,父伯宜亦在焉。先生在旁默视,从伯慰农先生因询之曰:“汝愿何人得赢?”先生立即对曰:“愿大家均赢。”其五六岁时,宗党皆呼之曰“胡羊尾巴”。誉其小而灵活也。
        1892年  正月,往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怀鉴读。在塾中,喜乘闲描画,并搜集图画,而对于二十四孝图之“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独生反感。 先生外家为安桥头鲁姓,聚族而居,幼时常随母太夫人前往,在乡村与大自然相接触,影响甚大。《社戏》中所描写者,皆安桥头一带之景色,时正十一二岁也。外家后迁皇甫庄,小皋步等处。
        十二月三十日曾祖母戴太君卒,年七十九。
        1893年  三月祖父介孚公丁忧,自北京归。
        秋,介孚公因事下狱,父伯宜公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出入于质铺及药店者累年。
        1896年  九月初六父伯宜公卒,年三十七。
        父卒后,家境益艰。
        1898年  闰三月,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1899年  正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对于功课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辄列前茅。课余辄读译本新书,尤好小说,时或外出骑马。
        1901年  路矿学堂毕业。
        1902年  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1903年  是年为《浙江潮》杂志撰文。秋,译《月界旅行》毕。
        1904年  六月初一日,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八月,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1906年  六月回家,与山阴朱女士结婚。同月,复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中止学医。
        1907年  是年夏,拟创办文艺杂志,名曰《新生》,以费拙未印,后为《河南》杂志撰文。
        1908年  是年从章太炎先生炳麟学,为“光复会”会员,并与二弟作人译域外小说。
        1909年  是年辑印《域外小说集》二册。六月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
        1910年  四月初五日祖母蒋太君卒,年六十九。八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
        1911年  九月绍兴光复,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冬,写成第一篇试作小说《怀旧》,阅二年始发表于《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
        1912年  一月一日,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招,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是月公余纂辑谢承《后汉书》。
        1913年  六月,请假由津浦路回家省亲,八月由海道返京。十月,公余校《嵇康集》。
        1914年  是年公余研究佛经。
        1915年  一月辑成《会稽郡故书杂集》一册,用二弟作人名印行。同月刻《百喻经》成。是年公余喜搜集并研究金石拓本。
        1916年  五月,移居会馆补树书屋。十二月,请假由津浦路归省。是年仍搜集研究造象及墓志拓本。
        1917年  一月初,返北京。七月初,因张勋复辟乱作,愤而离职,同月乱平即返部。是年仍搜集研究拓本。
        1918年  自四月开始创作以后,源源不绝,其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鲁迅为笔名,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掊击家族制度与礼教之弊害,实为文学革命思想之急先锋。是年仍搜罗研究拓本。
        1919年  一月发表关于爱情之意见,题曰《随感录四十》,载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后收入杂感录《热风》。
        八月,买公用库八道湾屋成,十一月修缮之事略备,与二弟作人俱移入。
        十月发表关于改革家庭与解放子女之意见,题曰《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载《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后收入论文集《坟》。
        十二月请假经津浦路归省,奉母偕三弟建人来京。
        是年仍搜罗研究拓本。
        1920年  一月,译成日本武者小路实笃著戏曲《一个青年的梦》。十月,译成俄国阿尔跋绥夫著小说《工人绥惠略夫》。是年秋季起,兼任北京大学及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是年仍研究金石拓本。
        1921年  二三月又校《嵇康集》。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1922年  二月八月又校《嵇康集》。五月译成俄国爱罗先珂著童话剧《桃色的云》。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1923年  八月迁居砖塔胡同六十一号。九月小说第一集《呐喊》印成。十二月买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屋。同月,《中国小说史略》上卷印成。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
        1924年  五月,移居西三条胡同新屋。六月,《中国小说史略》下卷印成。
        同月又校《嵇康集》,并撰校正《嵇康集》序。
        七月住西安讲演,八月返京。
        十月译成日本厨川白村著论文《苦闷的象征》。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是年冬为《语丝》同刊撰文。

相关产品:
目    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