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自 序 第一 绪言第二 孔子 孟子 荀子及其他诸家第三 《诗》三百五篇及《诗序》第四 西汉之文学批评第五 东汉之文学批评第六 建安时代之文学批评第七 陆机陆云第八 皇甫谧 左思 挚虞 附李充第九 葛洪第十 范晔 萧子显 附裴子野第十一 沈约第十二 刘勰第十三 钟嵘
前言自 序 第一 绪言第二 孔子 孟子 荀子及其他诸家第三 《诗》三百五篇及《诗序》第四 西汉之文学批评第五 东汉之文学批评第六 建安时代之文学批评第七 陆机陆云第八 皇甫谧 左思 挚虞 附李充第九 葛洪第十 范晔 萧子显 附裴子野第十一 沈约第十二 刘勰第十三 钟嵘第十四 萧统 萧纲 萧绎第十五 颜之推第十六 隋代之文学批评及“文中子”第十七 唐初史家之文学批评第十八 刘知几第十九 初唐及盛唐时代之诗论第二十 自居易元稹 第二十一 韩愈第二十二 柳冕柳宗元李翱皇甫浞李德裕第二十三 司空图附唐人论诗杂著第二十四 欧阳修曾巩第二十五 王安石蔡僚叶梦得第二十六 苏轼苏辙张耒第二十七 黄庭坚第二十八 陈师道 范温第二十九 吕本中 韩驹第三十 张戒第三十一 杨万里 姜夔 陆游第三十二 叶逋第三十三 朱熹 附道学家文论第三十四 自《诗本义》至《诗集传》第三十五 严羽 第三十六 刘克庄第三十七 晁补之 李清照 黄异第三十八 沈义父 张炎第三十九 方回第四十元 好问第四十一 贯云石 周德清 乔吉第四十二 高棵第四十三 李梦阳 何景明 徐祯卿 附李东阳第四十四 杨慎第四十五 谢榛 王世贞第四十六 唐顺之 茅坤第四十七 归有光及“弁州晚年定论”第四十八 徐渭 臧懋循 沈德符第四十九 吕天成 王骥德第五十 袁宏道第五十一 钟惺 谭元春第五十二 钱谦益第五十三 冯班第五十四 陈子龙 吴伟业第五十五 黄宗羲第五十六 王夫之 顾炎武第五十七 侯方域 魏禧第五十八 毛奇龄 朱彝尊第五十九 王士稹第六十 吴乔 赵执信第六十一 叶燮第六十二 清初论词诸家第六十三 金人瑞第六十四 李渔第六十五 方苞 刘大樾第六十六 姚鼐 刘开第六十七 纪昀第六十八 沈德潜第六十九 袁枚第七十 赵翼第七十一 章学诚第七十二 阮元第七十三 恽敬第七十四 张惠言 周济 第七十五 曾国藩 第七十六 陈廷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