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上海书展“读者满意度大调查”

8月11日,本报和上海书业发展研究所联合在上海书展现场组织了“读者满意度大调查”活动,随机发放了500份调查表。调查表明,读者对2005上海书展的满意率较去年上升,为95%,其中非常满意率为23%。表示不满意的仅为5%,其中有一人表示极不满意。不满意者均是因展馆外“黄牛”太多和购票购书收银排队太长。读者满意度主要集中在图书品种(61%的读者表示满意)、场馆设施(25%的读者表示满意)、服务(24%的读者表示满意)和《书展指南》(20%的读者表示满意)。在接受调查的读者当中,有一人来上海书展6次,购书5000元以上,对上海书展表示极为满意。

读者文化结构与去年相似,上海人参展比例比去年提高8个百分点  在随意抽样的读者中,男女比例43:57,新老上海人比例为19:81,上海人的比例比去年书展提高了8个百分点。年龄层次以24岁以下的大中学生居多,占48%,比去年增加15%,成为书展的消费主力。55岁以上的读者较少,只占6%。其他年龄段较均衡,在12%~17%之间。在被调查的读者中,受教育程度以大学大专学历的居多,占48%,向两头递减,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仅占7%,高中学历30%,初中以下学历15%。读者的文化结构与去年相似。

  在问及收入时,无任何收入的大中学生最为密集,占到42%。其他,19%为月收入2000元以上收入者,15%为4000元以上收入者,12%为1000元以上收入者。收入1000元以下的读者最少,仅为5%。职业以学生最多,其次为管理人员、普通员工、私企员工、公务员等。令人不解的是,教师最少,仅占2%。

学生是图书消费的主力,回头率比去年多出18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无收入的学生族特别是大学生、高中生是购书消费的主力,其次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中高收入者,以管理人员居多。女性多于男性,母亲带孩子来的居多,也说明女性更注重自己和家人的文化修养。新上海人递减值得关注,从另一个方面表明2005上海书展涵盖了整个上海滩。同样,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共同成为继学生群体之后的大众阅读群体,则令人感到一种振奋。
  一半以上的读者购买了100元~200元的图书;有19%的读者购买了300元以上的书,其中9%的读者购买了500元以上的书。在被调查的读者中,63%是首次来书展,26%的读者已经来过2次,11%的读者来过3次及以上,在回头率上,本届书市比去年多了18个百分点,说明书展具备了相当大的吸引力。

一半以上的读者对本届书展的人性化服务表示满意  在人性化服务方面,读者对设置了大量的座椅,扩大了饮食的区域等服务表示满意,一半以上的读者表示了“没想到有吃的,早知道中午不在外面吃了”、“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很人性化”、“很满意”,但也有一些读者要求“座椅再增加一些”、“设立免费饮水区”等。去年书展很多读者要求“多设食品供应站”、“餐厅不应该只有肯德基一家”、“没有足够的休息区”的意见在这次调查中没有出现。

  读者不满意因素主要集中在馆外黄牛太多、展馆的分布和收银台排队上,不少读者抱怨“黄牛太猖獗,为什么没有人管”、“一楼有世纪出版馆、文艺世家馆,到了二楼也有,不知道有什么区别,一个社好像分了几处”;“排队时间长(购票,付款),容易造成混乱”;是否可以“一次性付费”;“收银速度尚需提高”等抱怨。

96%的读者表示明年还要参加书展  如果明年再次举行上海书展,96%的读者还要参加,仅有3%表示不参加,1%弃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