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在王府井书店,毕淑敏、海岩、赵大年、金波、徐小斌、曾哲、徐坤、程青、邱华栋、星河、邹静之、孙郁、陈染、王海瓴、万方等二十多位著名作家学者向社会宣布“著名作家学者为青少年写作”倡议书。
目前青少年读物的构成主要包括古今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名著;从国外引进的各种儿童读物,尤以日本、韩国为甚;青少年自己创作的作品,以近年来蔚为风气的“80后”写作为代表。这种状况让人忧虑。著名作家、学者为青少年写作的成果不是没有,而是太少,难以形成规模,产生影响,也很难满足青少年阅读的实际需要。
由北京作家协会、《东方少年》杂志社、京报集团同心出版社联合推出的“为中华未来写作、为中华培养未来——著名作家、学者为青少年写作倡议大行动”,希望通过广大作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创作更多的可以和人类经典名著媲美的为青少年所喜爱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应该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童话、寓言,还应该包括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和自然科学普及读物。
此次行动得到了作家和学者们的热烈响应。著名作家毕淑敏认为,给成人写作半生不熟也可以端出来,但是给孩子写,不仅要色香味俱全,而且里面包含着太多的爱、责任和太多的嘱托,她说:“一个两岁的孩子一天可以决定两件事,十八岁的青年几乎可以决定所有的事情,我已经五十多岁了,可以做五十多个决定,2005年6月1日我做出我一生最重要的决定,尽我的力量,为孩子写作。”著名学者孙郁说,目前没有更多更好的少儿作品出现,可能是我们没有和孩子进行平等交流,我们的图书过于教化,他认为,孩子的书第一要有趣,第二要有智慧和有想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