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里的《聊斋志异》

一般人看来,研究用中国古代文言文写就的《聊斋志异》似乎是中国人的专利。可事实上,许多外国人对《聊斋志异》的熟悉程度不亚于中国人。 

  在一次《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故里山东省淄博市举行的国际聊斋学讨论会上,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外国专家学者达20多人,占与会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美国洛杉矶波摩纳学院的白亚仁博士自从1977年开始接触《聊斋志异》以后,已撰写了近20篇研究“聊斋”的论文。为使自己的研究更深入,他曾五次到《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故里山东省淄博市实地考察。 

  他说:“作为一个西方人,接触海外流散资料的机会要比中国国内的聊斋学者大一些,这一长项很可能会填补学术研究的空白。”80年代,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发现了一份中国人的家谱,堪称海外孤本,对于理解蒲松龄的一首诗很有帮助。 

  谈到《聊斋志异》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白亚仁认为,无论从内容还是创作手法上,都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我经常给我9岁的女儿讲‘聊斋’故事。”白亚仁说。 

  我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以其巨著《聊斋志异》与法国的莫泊桑、俄罗斯的契可夫并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聊斋志异》既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也是一部当时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乞丐妓女,各色人物几乎无所不包;政治文化、婚丧嫁娶、节令民俗、游戏娱乐等都有涉猎。 

  这部小说集中穿插的诗歌类作品有56篇,占总数的十分之一强,各种诗、词、曲、民歌、谜语、酒令等几乎无所不备。在散文形式与性质的表现上,《聊斋志异》故事情节曲折有味,吸收发展了传奇和史传文学的特点。同时,这部巨作结构布局紧凑,人物形象有声有色,语言机趣,又极具戏剧色彩。 

  “我觉得它是世界上最好的小说之一。”哈佛大学的朱迪博士说。 

  俄罗斯社会科学院通讯院士李福清为与会者带来了俄罗斯人研究《聊斋志异》的新成果。 

  他说:“自从1878年发表《聊斋志异》的第一篇译作以来,已出版有关蒲氏作品俄译本29种,论述蒲氏的文章22种。三代汉学家中每一代都产生了著名的蒲研学人。蒲研成绩在俄国汉学史上可谓蔚为壮观。” 

  李福清院士还给人们解除了一个疑团:“多年来,在中国蒲学界,一直流传着《聊斋志异》另半部手稿在俄罗斯的说法。现经大量材料证明:另半部手稿不在俄罗斯。” 

  韩国高丽大学教授崔溶澈介绍了韩国研究《聊斋志异》的新信息。他说,《聊斋志异》在18世纪中叶就已流传到了朝鲜半岛。聊斋学在韩国的研究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集中在硕士、博士论文及学术杂志上。目前,韩国的聊斋学研究队伍已有数十人。 

  日本山口大学教授阿部泰说:“早在日本明治时代,《聊斋志异》就已被译为日文广为流传。二十世纪初,《聊斋志异》在日本得到了进一步普及,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著。” 

  文学和思想的魅力超越时空。我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倾毕生精力和心血撰写的《聊斋志异》300年来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到目前,《聊斋志异》外文译本的语种共有20多种,包括英、法、德、意、西、俄、日、韩、越等。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