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年鉴说文之小说篇

“狼”族当道    2004年中国小说界的热点词汇之一无疑是“狼”。《狼图腾》和来自韩国的《狼的诱惑》在今年的书市上大热,一时出版业可谓是“狼烟四起”。

    《狼图腾》上市后很快热卖,并迅速升至北京上海等地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在广州,这本书虽没有拿过销售冠军,但也一直在排行榜前列。令许多人疑惑的是,一本关于动物的、没有爱情也没有性的小说为何能够畅销如此?

    作者的野心并不仅在于为狼“正名”,他更希望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史进行重新解读。《狼图腾》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不同的图腾(龙与狼)来解读民族精神的差异,作者立场鲜明地褒扬游牧文明而贬低农耕文明。该书一度引发了网上关于中华民族精神重建的讨论,也不可避免地引来了一些非议。

    与此同时,作为一本文学读物,它的艺术价值受到质疑。
    
金庸改小说引争议    2004年也是金庸对自己写下的多部武侠小说进行修改的一年。

    有一种说法是: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所谓“有人读出刀光剑影,有人读出谋篇布局,有人读出人生智慧,有人读出哲理意蕴”。金庸小说是中国人做“白日梦” 的最好场所,它的雅俗共赏创造了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然而,金庸先生最近却在“听取读者的批评和意见之后”开始动笔修改金迷们心目中已成经典的小说了。据媒体报道,《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的修改版都在陆续推出,金庸将于明年年中完成所有作品的全面修订。

    比如金庸觉得韦小宝“不值得学,我要把他写成最后结果不太好”,将韦小宝七个老婆改成只剩三个;比如让段誉对王语嫣不再那么痴心,让黄药师爱上梅超风等等一些细节,让已经习惯和深深喜爱原来的小说的人们感到吃惊。

    对于这种修改,来自金迷和专家们的声音多数都持反对意见。有人毫不客气地批评,金庸是太想让自己的作品不朽,太想成为经典了才会一改再改。但小说毕竟是金庸自己的“孩子”,他想怎么改,外人总归是没权去干涉的。

先锋作家“重出江湖”?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先锋小说”曾经是一个非常时髦的词汇,激动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及作家。但90年代后先锋小说就慢慢地沉寂了,那些为社会所熟知的名字也都没了声息。

    今年,失语已久的先锋派作家居然集体复出江湖:10年未出新作的格非6月推出长篇小说《人面桃花》,以《无主题变奏》成名的徐星沉寂17年后也推出又一部长篇《剩下的都属于你》,同为当年先锋派代表人物的北村又以《愤怒》引起了文坛的关注。

    然而,读者们迅速发现,几位先锋作家的新作,与当年相比似乎都不再“先锋”了。《人面桃花》回归到了传统语境,格非说,我希望通过故事,用简单来表达复杂,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用复杂表达复杂。徐星则直白地说自己不是先锋,只对今天敏感。

    如果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先锋,那么现在的先锋是什么?年底,批评家李敬泽推出《小说极限展》,表达了对当下先锋写作的观察和思考。而作家陈希我则是重新祭起“先锋写作”的大旗,提出了“先锋就是冒犯”的口号,再度引发了关于先锋写作的讨论。这些都代表了文学家们寻求时代先锋精神的努力。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