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经济发展走向对2004年上海经济发展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在上海经济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无疑对上海经济发展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
2004年,上海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总体向好,但也面临不小的挑战与阻力,如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全球制造业转移中吸引资本竞争加剧,国家适当控制货币信贷投放、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缓解就业压力和能源瓶颈,以及国家对不同地区的差别经济政策等,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上海经济的发展。
No.1 宏观经济布满悬念
2004年,中国GDP强劲增长还是增长趋缓,经济会否全面过热,人民币汇率会否升值,央行会否提高基础利率,这是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几个悬念。
宏观经济发展背景将对2004年上海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No.2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从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2003年年度报告指出,虽然目前全球贸易有所恢复,但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中国无疑是反倾销的重灾区。仅从去年至今年初,中国彩电、纺织品、家具等就成为了反倾销的对象。
对此,沪上专家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产品价格便宜、以及反倾销限制很少,容易“上手”。专家还认为,反倾销是企业竞争的延伸,如中国彩电企业在美国受到反倾销调查就是日、韩和欧洲一些企业在背后“捣鬼”。对于反倾销,专家建议应积极应诉,证明产品价格是由市场形成的;另一方面在新一轮WTO谈判中,中国也将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要求提高门槛,防止滥用反倾销。
No.3 引资竞争日益加剧
上海地区尤其市区中心区、商务区的商务动作成本较高,已是不争的事实。虽然这一状况的形成有其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但商务成本高企毕竟是不利因素,尤其在目前经济过剩、货币紧缩、市场疲软的背景下,企业运作更注意较低成本。事实上,上海商务成本居高,已经出现一些负面影响。一些外商投资的产业项目已经向周边地区搬迁,苏州的引进外资规模直赶上海。这一状况已经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但是如何减少商务成本高的负面影响,还得做出较大的努力。
另外,如何发展好民营企业、带动民营资本也是上海未来发展的一大挑战。目前,外资与合资企业所创造的经济份额已占上海经济的2/3,而民营企业只占GDP的12%。发展民资与民营企业将是上海今年工作的一个重点。
No.4 三大能源瓶颈依旧
据预测,2004年世界经济增速将加快,我国国民经济也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宏观经济形势良好。同时,电力、煤炭和石油等行业存在的资源偏紧、供给短缺等苗头性问题不仅将继续存在,甚至有可能会有所加剧。其中,煤炭供需基本平衡,略为偏紧;电力供需形势严峻,华东缺口较大;石油产量满足不了需求,对外依存度将近四成。
因此,今年上海能源供应也将依然紧张,表现在煤、电、油等资源短缺及交通运输紧张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进一步强化。
No.5 房地产业运行走向
近几年,上海房地产业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目前房地产业对上海经济的贡献率已达10%左右,其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已超过7%。但房地产火爆场面的背后也存在许多不利因素。首先,房地产的供给数量增量庞大,且大多数定位在中高档楼盘,结构不平衡且刚性很强;其次,房地产需求者中外籍、外地人员占较大比例,这些购房者的购买行为不够稳定,从而需求能否保持,不确定性很大;一些促销政策的废止,如停办蓝印户口、取消印花税补贴、取消个人所得税退税,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海房地产的销售。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上海市民期待中的“限制转让期房政策”将在2004年推出,它对上海房产销售的作用已经有所体现,出台之后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将更大。
今年,上海房地产销售增势将开始减缓。但如果一旦出现下跌,对上海GDP增长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近两三年来,上海新增贷款的70%在房地产业,如果房地产业增长放慢甚至下降,引发的其他问题就会更为严重。
No.6 就业形势依然紧张
就业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全国和上海;而由于人口骤增,上海失业压力正在增大。由于整体经济景气仍显不足,加上其他一些体制性、结构性因素的影响,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上海的就业依然紧张。这不仅会产生社会问题,同时也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较深远的影响。
今年,上海仍将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继续实施新增就业岗位计划,力争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
此外,因为连续扩招的作用,大学生毕业分配将是上海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