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修改原著绝非为版税

时光倒流还是会选择写小说    记者:你曾说,如果倒转30年,你一定认真研究学问,是否说明您对自己从事小说写作感到后悔呢?但是您的小说影响了两代华人,产生的社会价值也许并不比研究学问小,如果真的时光倒流,你会从事什么职业?

    金庸:我是非常喜欢创作小说的。我现在的生活来源可以说都是靠小说上的收入支撑,我只是感到花在办报和写小说上的时间太多了,没有时间进行学问的研究。如果时光倒流,我应该还是选择差不多的职业。我的生活可能会改变,但是工作、事业上不会有大的改变。

记者要不说假话要“有所不为”    记者:11月8日是中国第四个记者节。现在记者已经成为继警察、矿工的第三大危险职业。我们知道,您曾是一名成功的记者,作为一名记者,您是否写过违心的文章,您如何看待记者这个行业?

    金庸:王蒙先生过几天将在香港和我有个对话。我特别赞同他在《我的人生哲学》中的一句话———“有所不为”。这四个字很好,一个人一直要做好事很难,但至少应该做到“有所不为”。我在浙大人文学院对新闻系的学生说,做记者,做党报的记者,要服从党的领导,有些政策如果上级不指导,你也不懂,做新闻宣传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政策,服从上级的领导。所以宣传国家的政策,为人民服务应该是第一要义。

    “有所不为”概括起来说就是“不说假话”。比如一个贪官如何清廉等等,你可以说他在发展经济上有贡献,在某些方面有成就,但是不能说假话。我以前办报纸的时候,遇到说假话的记者,是要马上开除的,就是现在,如果我看到这样的记者,也会骂他卑鄙无耻。

    有人说记者说假话是为了吃饭,是老板要求他做的,但是我要问他,如果你的老板让你搞妓院、搞赌场、做小偷,当黑社会,你也去做吗?做记者一定要主持正义,最不能做的就是造谣生事、破坏别人名誉。做记者不能“无所不为”,如果什么都做,那就是无恶不作,就是大坏蛋了。

巴金是中国最伟大的作家    记者:11月25日是巴金先生的100岁生日,1997年您曾与巴金先生、冰心女士共同获得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协会授予的“当代文豪”称号。据说巴金是您心目中的10大文化偶像,现在巴金老先生正躺在病床上,你与巴金先生有联系吗?您如何评价这位中国文坛上仅存的泰斗人物呢?

    金庸:因为巴金先生身体方面的原因,我与他之间的联系基本没有了,但是我同他的女儿还常常联系,她会向我约一些文章,我有一些题材的时候也会寄给她。

    我认为巴金在中国这些作家中,是最伟大的一个。不仅是因为他的小说好、文章好,最重要的是他的人格伟大。在抗战期间,他就写文章组织抗日力量,解放之后,为国家的建设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特别是他在“文革”中虽然受到迫害,但事后他写出一部《随想录》,将自己在“文革”期间揭发、攻击其他人这些“昧着良心”的东西都披露出来。其实类似的事情当时所有的作家都做过,如果他不说,没有人会知到这些事情,可是他用这部作品,解剖自己的灵魂。这种事情对于一个普通作家来说都是很难的,更不要说他这种大作家了。

做喜欢的事保持旺盛精力    记者:据说您现在一天要工作10个小时,修改您的小说。以您现在的年龄,身体可说是非常棒的,可以介绍一下您是如何保持这样旺盛的精力的吗?

    金庸:其实我这次去湖南、陕西就得了肠道流行性感冒,不过身体基本上还可以。我一天干10多个小时,是因为我喜欢这个工作,完全没有勉强。我太太常说今天太辛苦了,早点休息,我说你不用管我,我要把手里的工作做完。

    在大学里我也告诉学生,选择功课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不要一窝蜂地都去选那些热门的专业。你要想一想,我现在选的功课,以后可能自己就是从事这个工作。几十年中,每天一打开办公室的门,8个小时做的就是这份工作,要问问自己,到底是不是喜欢这个工作。不要管这个专业吃不吃香,吃香的专业是会变化的,现在热门的经济贸易、生物工程,学的人多了就不吃香啦。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饭可以不吃,但工作不能不做。做人保持心理的平衡,让自己心里高兴是最重要的。

    记者:您在武侠小说方面的成就为人称道,这也许掩盖了您在其他方面的才华,您认为您其实最富有才华的方面是什么?

    金庸:我认为我拿手的就是记忆力非常好。以前当记者的时候,我采访时从来不用录音机,也不用笔记,都记在脑子里。我采访邓小平、胡耀邦,都谈几个钟头,我不拿笔记,回去以后再整理。我们坐在那里,老朋友一样的谈话,可以谈出很多东西。比如说,胡耀邦把要裁军多少多少万这些数字都告诉我了。如果我拿个录音机放在他面前,他说的时候肯定就不会说到这些东西。现在记者采访我,如果在我旁边摆一个录音机,我就不说了。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