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11月25日,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巴金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1920年,巴金考入成都外国语学校,发起组织“均社”,并任《平民之声》主编。1923年到上海、南京等地读书。1925年翻译克鲁泡特金的《面包略取》等著作。1927年赴巴黎学习,翌年创作长篇小说《灭亡》。1928年底回国。自1931年文学创作进入旺盛期,写出长篇小说《激流》(即《家》)等10部中长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集,6部散文集。 1934年11月化名“黎德瑞”去日本,次年8月归国,后与靳以编辑《文学季刊》、《文季月刊》,并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负责编辑《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译文丛书》。出版短篇集《将军》、《沉默》等。1936年11月与鲁迅、郭沫若等21人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上海《救亡日报》编委,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辗转于香港、广州、汉口、桂林和大西南的昆明、重庆等地。出版《春》、《秋》、《憩园》等长篇小说和《还魂草》等短篇集。抗战胜利后,出版中篇小说《第四病室》、《寒夜》。新中国成立后,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大会代表,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国际笔会主席,《收获》主编等职。1982年4月荣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5月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辑有《巴金文集》、《巴金全集》。
推荐阅读 《海行杂记》 《灭亡》 《随想录绘本(上下卷)》 《雪泥集——巴金致杨苡书简劫余全编》 《巴金和他的同时代人》 《巴金:这二十年(1986—2005)》 《感觉巴金》 《巴金对你说》 《一个小老头名字叫巴金》 《记巴金》 《萧珊文存》
延伸阅读 《巴金》,巴金/著,文汇出版社,2002年出版。 《巴金:从炼狱走来》,刘慧英/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出版。 《巴金:永生在青春的原野》,宋曰家/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 《巴金:云与火的景象》,李辉/著,大象出版社,2001年出版。
《巴金传》,徐开垒/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出版。
《巴金的家和〈家〉 》,田夫/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出版。 《巴金的梦:巴金的前半生》,陈丹晨/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出版。 《巴金的两个哥哥》,汪致正/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祝东平/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巴金的世界:亲情·友情·爱情》,彭新琪/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巴金的一个世纪》,唐金海/著,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