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专业化频道营销策略的几点思考

  第一,全力打造品牌栏目。
    任何一个专业化频道或准专业化频道,虽然播出栏目很多,但是必须全力打造和创立几个品牌栏目。对于专业化频道来讲,品牌栏目不一定是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但它必须拥有较高而又稳定的受众群。品牌栏目应当具有独特的风格、创新的意识、精良的制作,忠实的观众,以及高知名度、高收看频次和高欣赏指数,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短时期内收视率高的电视栏目并不一定就是品牌栏目,真正的品牌栏目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栏目生存时间是检验品牌栏目的重要标准。品牌栏目应当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实话实说》、《生活》、《经济半小时》、《幸运52》、《开心辞典》等等。总之,全力打造品牌栏目,以品牌栏目带动整体节目的提高,以品牌栏目提升专业化频道的总体形象,应当是专业化频道营销的核心。
    品牌栏目也同样存在着准确定位的问题,例如《生活》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1996年7月推出的一档大型经济生活服务类栏目,这个栏目之所以取得成功,首先得益于它“贴近百姓,服务生活”的明确定位,因此它的选题贴近观众,总是选取近期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围绕老百姓的衣、食、注行、用等生活的各方面来展开,加上精巧的制作与个性化包装,以及展现流行时尚与倡导健康时尚等方面,在全国众多生活服务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显然,品牌栏目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色,在众多同类节目中独树一帜,如《东方时空》的人文关怀,《实话实话》的智慧幽默等等,都证明了形成品牌效益的电视栏目,必须有自己准确的地位和独特的风格,才能赢得持久稳定的忠实受众。
    与此同时,任何一个品牌栏目必须有著名的主持人。名主持人是栏目的标志,是频道的象征,乃至于整个电视台的形象。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形成了主持人中心制,因为如果一位美国著名主持人调离原来的电视台,就完全有可能带走一大批忠实的观众。每一个成功的栏目都有其名主持作为代言人,例如CNN的《拉里·金访谈》,拉里·金今年已是60多岁,他从六、七十年代成名至今,由于他的知识面广,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和想象力,赢得了许多美国观众的喜爱,最近CNN给他的年薪底薪增加到700万美元,据说还不包括其他分成收入。CBS的新闻杂志类栏目《60分钟节目》从1968年创办开始,节目主持人就是出生于1918年的麦克·华莱士,他的成功归功于他特有的一种叙述方式,不是处理事件而是讲述故事,2000年8月15日江泽民主席曾经在北戴河接受了华莱士长达三个多小时的专访。从一定意义上讲,主持人与栏目是相互促进的一种互动关系,栏目有了出色的名主持人才有很高的收视率,而一档品牌栏目也可以造就一位名主持人。正因为如此,要想精心打造一个品牌栏目,必须全力培养和造就名主持人,这可能是构建品牌栏目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个环节。特别是专业化频道的主持人,不但需要主持人必须具备各种素质,而且应当具有渊博的知识,这就给专业频道的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主持人也应当根据自己主持的栏目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来培养和创立自己富有个性的主持风格。例如,作为中央台经济频道的两档经济益智类栏目,《开心辞典》的王小丫和《幸运52》的李咏就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特色,使这两档知识性极强甚至有些枯燥的栏目,被演绎成一种娱乐化、游戏化并充满趣味性、愉悦性的现场氛围。
    第二,品牌栏目经营中的“错位思维”与“创新思维”。
    从一定意义上讲,“错位思维”、“另类思维”、“创新思维”对于创立品牌栏目十分重要。这是因为品牌栏目绝对不能通过“克卤产生,必须具有独创性,具有个性。即使在全国相同类型的栏目中,品牌栏目也应当是鹤立鸡群、独树一帜,以自己独特的个性而与众不同。只要有了”错位思维“的方式,就能够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找到闪光的亮点。例如,一般认为课堂教学总是枯燥乏味的,但是,由于运用了”错位思维“方式,由凤凰卫视与北京大学等高校联合创建的《世纪大讲坛》开办一年多来,正在逐渐成为一个在内地和港台,乃至海外华人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品牌栏目,这个栏目主要依托北大、清华等一批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该领域国内外最新的动态,涉及许多学科和专业,使观众足不出户便可聆听到国内一流学者的精彩学术报告,颇受观众欢迎。又如《凤凰早班车》这个栏目,陈鲁豫首创在电视上说新闻的方式,实际上如果按照有的专家的看法,把《凤凰早班车》的诞生概括为八个字:”急中生智、穷中生智“。早上没有电视新闻来源、没有镜头画面怎么办?那就只有说新闻,买上几张报纸来说新闻,结果就说出一种”另类“风格来。事实上这是把报刊、广播的优势和电视的优势结合到一起了,也符合人们早晨时间紧张匆忙的情景,反而歪打正着地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显然,这种”错位思维“、”另类思维“与”创新思维“方式,不但产生了新的品牌栏目,而且创造了一种过去少见的新闻播报风格。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