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发行者得天下”:资本热舞图书流通

  未雨绸缪
  出版业的未雨绸缪也有其隐衷。
  “虽然外资在近期内的状态还只是停留在产业关系企业形态等,即停留在出版的下游,还不会蔓延到上游。况且资本进入一个行业时,需要借助地方的一些力量,真正落实到企业管理和运做层面上还需要时间。当务之急是做好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的问题,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整合产业运行之间的各个产业链之间的资源。”王斌的观点也代表了出版业的部分声息。
  但罗志荣却对当前的状况有些担忧:“尽管外资首先会进入物流领域,但他们仍然会通过控制下游达到间接控制上游的目的。就像电视推行制片人制一样,出版行业最终的趋势应该是发行人制。这将对国内的出版行业产生很大影响。各种资本的进入会给出版行业带来机遇,但它一旦占有发行渠道,怎能不染指编辑和出版呢?比如采取很多隐性手段,参与选题、编辑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控制了发行等于控制出版。”
  不过,对于出版商进军发行领域,也招致了不同的声音。
  新华在线总裁夏鸿认为:“上游和下游不应该是一种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而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越是市场化,越会有服务。无论是出版社还是发行公司,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来不是出版渠道对内容的控制,而是怎样齐心协力争夺读者,对读者的争斗和控制才是关键所在。毕竟2001年数据显示,自费读书的读者超过读者总数的一半,而且这种趋势还会增加。”
  夏鸿谈到,在WTO的条款中关于出版行业主要包括规划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出版销售属于商业服务。
  “比较合理应该是出版和发行分开,利润摊薄,各得其所,把各自的领域做专。”一直致力于研究传媒行业运营的夏鸿如是说。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