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爸对我很严格,他会很凶,遇到问题很大声地批评我、教训我,有时候甚至还会扔家里的东西。我自己带孩子的时候,几乎没发过脾气。我对儿子是循循善诱的,会和他讲一些人生的道理。我肯定是反对暴力沟通的,有话好好说嘛,或者说就是以作则。给予(他)一个有爱的、宽容的环境,(小孩)自然会健康成长。同时要见世面,带他多出去走走,多见见不同的人。我觉得情商比智商更加重要。
与前一种类型的父亲相比,“救火队员爸爸”们愿意与妻子共同分担育儿任务,一起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积极扮演一个倾听者和执行者的角色。他们也都喜欢通过玩耍和游戏,或是带领孩子进入家庭以外的世界,在更大的社交范围内去构建具有安全感、支持性、互动性的亲子关系,从而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的难题。
另外,他们都很看重和妻子的关系,会留意她们在育儿中的心理变化;信奉家庭是一个紧密交织的单位,凡是影响父母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产生影响。比如,李帆会经常和妻子聊天,讨论孩子成长的问题,而不是将所有大小事务都留给妈妈去解决——
只要我不加班,我都会在睡前和妻子聊会儿天。她心思细腻,对小孩成长中的变化会比较敏感。我会仔细听听她的想法,然后想一想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我觉得这样有商有量挺好的,带起娃来不容易有矛盾。让孩子生活在一个有爱的环境里,特别重要。
原生印记、单亲重负、代际冲突、职场高压、教育焦虑……
当代女性成为母亲的困惑、思考与蜕变
需要伴侣、家庭乃至社会的倾听
与二十多位困境中的妈妈促膝交谈
开拓性的本土访谈与书写,城市新女性的一次集体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