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象棋宗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胡荣华先生称雄棋坛半个世纪,为象棋艺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胡荣华口述历史》记录了他推动象棋竞技、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兼及其家庭身世、亲人师友、成长道路、弈艺著述,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和全国的象棋竞技活动的一系列重要事件的亲历亲见亲闻。下文选摘自该书“三棋论战的前前后后”一节。
 《胡荣华口述历史》 胡荣华 口述 丁旭光 撰稿 上海书店出版社
象棋界里,我属于爱“串门”的一个:打牌、围棋、国际象棋等等都是我“串门”的具体表现。大家都知道,关于围棋,我曾经有81天在上海围棋队得到高人的指导;关于国际象棋,我同样也得到高人的指点。这高人,就是徐天利。1960年,在徐天利得全国国际象棋冠军之后,我和他下过他让我两先的国际象棋10局赛。结果,总分我胜出。
我的三棋首秀,也是全国第一场的三棋首秀,是1985年。1985年3月16日晚,一场全国首次、别开生面的棋类表演在浙江嘉兴举行。那天,我应浙江嘉兴绢纺厂服务公司的邀请,三棋同时车轮大战迎战当地10位三棋高手。这其中,包括5盘象棋、3盘围棋、2盘国际象棋。尽管票价高达一元,但近千人的嘉兴绢纺厂礼堂还是挤得水泄不通。比赛开始后,我最先拿下的不是象棋,而是2盘国际象棋。这2盘棋,一盘是我置对方长驱直入的边兵不顾,以车马象对对方构成有效包围圈,然后突施妙手抢先擒王;另一盘,我以弃子为饵,打消对手原本长将求和的计划妙杀对方。而其时,在3盘围棋上,面对有业余四段水平的嘉兴棋手,我均处于有利形势。不一会,我在围棋上赢了嘉兴市第四名孙祥琅。而嘉兴市第一名孙祥玕的一条大棋也已经没有活路。但因为忽视了最有把握的象棋,情况却是大不妙。有一盘我本来平炮便可保平安,但却退了炮,被对方长驱直入,先输一盘。输棋后,我有点急躁,导致围棋局面颠来倒去,把该胜的两盘都输了。最后,以中国象棋胜4负1、围棋1胜2负、国际象棋2胜的成绩,结束了这场比赛。
和我一样,围棋“棋圣”聂卫平也爱“串门”:打牌、国际象棋等无所不能。我们两位,都喜欢逍遥自在地隐于江湖……除此以外,我和聂卫平都是逍遥自在的“江湖散仙”——喝酒的癖好也是不尽相同。两个人在一起,也真叫投缘。
林语堂在谈到中国的酒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好饮之人所重者,不过情趣而已。”我和聂卫平所重的,正是情趣。正因为酒中注入了情,酒才变得十分可爱。我和聂卫平投缘,有机会便会在一起推杯把盏。然后,是煮酒论英雄。
我们俩还都喜欢“串门”,经常到别人的领地上去“征战”一番,而且战绩都还可以。聂卫平的“串门”很有特点,象棋、国际象棋都自诩不错,对“四国大战”之类的游戏棋据说也很擅长;在打牌方面,聂卫平参加正规的桥牌比赛,成绩一直都不差。当年应氏杯失利,有传闻说是打桥牌比赛所误,后来去下韩国赞助的友情杯,他又是因为赶桥牌比赛,匆匆输给了“冤家”芮乃伟,据说聂卫平后来遭到同事罗建文等人严厉的批评。对聂卫平来说,或许是“阳春白雪”玩多了,他对那些民间牌戏的接触就少了。
我和聂卫平对抗过“中怪路子”——那是和“大怪路子”规则近似,是四个人分两队用两副牌比赛的游戏。聂卫平“中怪路子”的水平还可以,不过和大怪路子相比,还是要差很多!但是真要在牌上较量,聂卫平有桥牌冠军大师护身,自然不会掉价。当然,我们俩的“主战场”还是在棋上,既然彼此都能触类旁通,有时难免会针锋相对。20世纪80年代初,两人就较过劲。当时下围棋,聂卫平在一帮队员的“哄”托下让我八个子居然还赢了。但是真正“血战江湖”的,还是三次的“多棋赛”。
第一次在1990年1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兆龙饭店举行的“三棋全能赛”,共有六位棋界名人应邀参赛,其中自然少不了我和聂卫平。1月21日下午1时,两人还特地赶到北京工人俱乐部大舞台当众交锋。结果我赢了象棋,聂卫平赢了围棋,在国际象棋上下和,平分秋色。
2001年4月28日,“三棋全能赛”的11年后,在上海聂卫平围棋桥牌俱乐部有限公司揭牌成立仪式上,我和聂卫平再度联袂上演了一场双棋对抗赛。这次比赛,我俩舍去了国际象棋。围棋比赛,聂卫平让我两子,并贴20分钟。象棋比赛,我让聂卫平一马加两先,时间上我让一半—用时少15分钟。结果,40多回合后,我拿下象棋比赛。围棋比赛,仅以一目惜败,差一点创造“历史纪录”。2005年,在一家网站的撮合下,我和聂卫平在北京再演“双雄会”。这次的规则和4年前基本一样,结果也差不多,我轻松赢了象棋,聂卫平在围棋比赛中胜得也不费力。这场比赛,网上观者很多,好评如潮。
前面说过,我正儿八经学过81天的围棋,还差一点弃象从围。而正是因为这一段特殊的经历,才有了后来我与陈祖德、聂卫平的围棋象棋大战,以及三棋春秋论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