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8日,由上海通志馆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出版座谈会暨第三辑首发式、第四辑启动仪式在上海通志展示馆举行。活动由上海通志馆和学林出版社主办,指导单位为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市第十届政协副主席、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洪民荣,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阚宁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生键红、姜复生等出席活动。
自2019年开始,上海通志馆联手学林出版社,立足地方文化普及的基本职能,借助方志年鉴“官书”“信史”的馆藏优势,连续三年每年推出5本“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邀请“大学者”写“大众通俗读物”,为大众了解上海发展历史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生动资料。

当前,正值全党、全社会热烈开展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之际,回顾过去、总结历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每本选取一个主题,以点带面、以史带论,既图文并茂地讲述上海历史的故事,更反映上海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向读者展示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面貌,雄辩地说明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读者从总结历史成就中坚定信心,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带来多种视角。
最新出版的“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第三辑五本以行业为线索,包括:《敢为人先:上海体育》(作者:周力)、《衣被天下:上海纺织》(作者:廖大伟、刘盼红)、《惊涛拍岸:上海红色金融》(作者:黄沂海)、《品牌力量:上海商标》(作者:左旭初)、《人间大爱:上海卫生》(作者:彭善民、雷海波)。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阚宁辉在致辞中指出,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和上海出版界始终是非常紧密的同盟军,世纪出版集团愿意继续强化与市方志办、通志馆、高校及学术机构的学术合作,结成更紧密、更强大的学术出版共同体。他认为“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集聚名家大家,精编地方志、活用地方志,积极挖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是具有上海原创标识性的文化精品,对于进一步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讲好上海地情故事、传承上海历史文脉,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乡土教育,都有着基础性、引领性的重要作用。在新的一年,世纪出版集团将积极跨界破圈,创新传播手段,和社会各界一起全力打响上海三个文化品牌,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探索一条主流作品通俗化、大众化的文化传播新途径。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洪民荣在致辞中说,在即将开放的上海通志展示馆举行这次活动具有独特意义。上海通志展示馆以“上海地情中心”为建设目标,希望全世界能从这里了解上海、热爱上海。而编写“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的初衷,也正是将厚重的地方志转化成耐读的故事,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这座伟大的城市。这与新馆的建设意义是一脉相承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不但为广大市民和青少年朋友提供了解上海的读物,也为当下全党、全社会的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表示,到社联以后强调一个字,就是‘联’,和更多的单位有联合、联动、联结,一起为软实力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希望社联能和出版集团携手合作,打造一些在学术化、大众化方面能够起引领作用的标志性成果,在全国社科界形成更大影响,有更高能见度、更多曝光率。
作为压轴嘉宾,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宝贵的实践。希望这套丛书不仅能让公众了解、喜爱上海这座城市,更能够在广大青少年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从书斋走向现实,在知行合一中寻根、育情、问道、铸魂。
在当日的座谈会上,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作为前两辑丛书作者代表,在现场分享了他的撰稿感悟。第三辑丛书的作者也分别从体育、纺织、金融、品牌等角度切入,细数了上海各行各业的发展亮点和特色,讲述了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专家们纷纷表示:有关上海的知识,浩如烟海,不可穷尽,这套丛书通过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上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值得反复阅读和细细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