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这么好看!蔬菜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蔬畦经雨绿》

  我们对蔬菜的印象,常常停留在餐桌上,它是冷面里那一堆点翠添凉的黄瓜丝,它是丝片块泥、形态多变、可盐可甜的马铃薯,它也是可清炒、可酸溜、可辣腌的大白菜。民以食为天,吃自是一等一的大事。不过,你若是愿意仔细观它的叶、赏它的花,也未必不是件风雅的事。如果对菜园进行自然观察,就会发现豆类植物均有娇俏可爱的蝶形花朵,所以“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才会成为动人联句,而那些菊科蔬菜莫不有着不输于园艺菊科花卉的灿烂容颜。

  下面这几种常见蔬菜的别样风姿,你见过吗?



扁豆
  扁豆(Lablab purpureus)是豆科、扁豆属植物,对于爱吃扁豆的人来说,那挂满枝头的弯月般的果实,是能给予口腹不同层次满足的自然恩赏。青嫩扁平的,切丝清炒;浓紫饱满的,与肉同炖,总能吃得十分尽兴。

  扁豆可吃,亦可赏。盛夏过后,秋风渐起,渐呈枯绿的灌木丛中正上演着扁豆最为妍丽的时装表演。绿叶如青羽翻卷,紫朵似轻蝶栖飞,荚果则是一弯青紫的月牙。满树风牵扁豆花,叶花果齐茂并美,紫艳泛彩,美不胜收。

  著有《浮生六记》的沈复与其妻子均深谙生活美学,擅长于清贫中创造美而雅的闲趣。他们发明的“活花屏法”,所举案例即是扁豆,“用砂盆种扁豆置屏中……恍如绿阴满窗”,尚非花期已然很有自然雅趣,若值秋令,豆花盛开,其美可想而知。

芦笋
  芦笋并非天门冬科、天门冬属植物Asparagus officinalis的正式中文名,这一物种其实名为“石刁柏”。对许多人来说,根本就不曾有缘得见石刁柏开花结果的样子。它最令人熟悉的模样,就是以或白或绿或青中带紫的颜色,以一根小指头粗细的嫩茎形状,躺在超市的蔬菜货架上,这个时候,它的名字叫“芦笋”。

  若放任石刁柏生长,它会沐着阳光、迎着春风直立向上,长到一米左右,然后张开丝丝缕缕的纤细扁圆柱形叶片,随风招展,婀娜舞动,舞出碧条垂绿的翠线芊芊。石刁柏花小,花色黄绿,点缀于仿若文竹叶片的枝叶间,毫不抢眼。可是,若花凋子结,绿色线叶中那一点又一点的朱赤色珠形浆果,鲜艳夺目,红绿掩映,格外惹人喜爱。

莴苣
  莴苣(Lactuca sativa)是菊科、莴苣属植物,在菜市场常见四种它的栽培变种:莴笋、生菜、卷心莴苣、油麦菜。它们应不同的烹饪习惯与口感需求,一任中国人炖炒凉拌。

  莴笋为茎用莴苣,去皮之后青嫩剔透,宛如碧玉,开水一焯,拌入调料即可食用。同为叶用莴苣,后三者各擅胜场:生菜虽生熟皆宜,但一如其名,生吃尤佳;卷心莴苣宜做沙拉,脆嫩清甜;而犹带原生莴苣清苦滋味的油麦菜,四季常有,在喜熟食的人群中也很有人缘。

  春气催动,莴苣旋即转老,若不尽快采食,这种菊科植物便会茎老中空,顶端开出细瓣色金的花朵。这一朵朵小黄花甚是可爱,此时虽然没法一享口福,饱饱眼福也是好的。

慈姑
  华夏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subsp. leucopetala)是泽泻科、慈姑属植物。在江南,它与茭白、莲藕、水芹、芡实、荸荠、莼菜、菱一起并称 “水八仙”。慈姑烧肉就是一道名菜,肉中的油脂与慈姑相遇,可以中和后者的苦与麻。

  慈姑的叶片为箭形,明代诗人徐渭写道,“燕尾茨菰箭,柳叶梨花枪”,句中的“茨菰”即慈姑。慈姑花开夏季,多为白色,明人杨士奇曾这样描述慈姑的花:“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萍。”

  若你仔细观察慈姑,便会发现它青叶亭亭宛似箭镞,一茎碧梗缀着数点白花,小花三枚雪瓣托着一点淡金花蕊,清新淡雅,风姿绰约。


  芋(Colocasia esculenta)为天南星科、芋属植物。小小的芋头只要简单操作,就能色香味俱绝。湘菜里的那一道剁椒蒸芋头,红白相间,粉糯香滑,滋佳味美。厨艺再怎么欠佳的人,只要肯花工夫替芋头脱掉褐衣、露出雪肌,就可以得享一道滑腻可口的蒸芋头。

  有一道名为“玉糁羹”的菜,被苏东坡形诸文字,描述为“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其实它的正体真身,就是芋头羹。

  天南星科植物往往适合观赏,芋也不例外。种上半畦芋苗,叶梗纤长高挑,尖卵大叶亭亭如盾,高下错落,绿意参差。一眼望去,菜圃众蔬之中,以它最为风姿清雅、秀美可喜。

  想要了解更多蔬菜水果的另一面,不妨看看这本书。



《蔬畦经雨绿》
徐红燕 著
[日]毛利梅园 绘
2022年1月出版
定价:68元


  本书以富有文学性的笔法品读身边的蔬果,既有科学知识介绍,又有历史文化解读,内容精辟、语言平实、文笔生动,是博物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书中图片为日本江户时期博物学家毛利梅园所绘。其画作为实地采写,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绘画精美,富有东方审美意趣;物种丰富,贴合本土生态环境。本书全彩印刷,采用裸脊锁线装,兼具阅读价值与收藏价值。

  本书属于“草木闲趣书系”,另有《花开不记年》《草色入帘青》《木意已欣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