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漫天飞舞的樱花,我更喜欢中国传统的桃花、海棠、梨花、玉兰……丨《花开不记年》


  你最近有没有被樱花刷屏呢?到处都在宣传自家的樱花大道,漫天飞舞的“春雪”也许真的很美,但看到路边那娇艳的桃花、娇憨的海棠,绽放得如此绚烂,却鲜有人夸赞,就颇有些替她们落寞。

  她们曾经一再被古人吟诵,身负无数故事传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雨打梨花深闭门”,“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在看到这些美丽的精灵时,我们仿佛也能和古人心灵相通,那诗中的喜乐哀愁也在心中荡漾了起来。

  如果你也爱这些花儿,那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她们的故事吧……

《几许碧桃开》
  桃乃古有之木,身负无数文化意象无尽故事传说。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远古民歌中宜室宜家。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现代仙侠剧里悲欢离合。武陵源桃花满溪,葬花吟花谢花飞,桃花岛落英神剑,崔护桃花笑春风……二次元的虚拟世界、三次元的现实人间,哪里都有桃花在开落。

  桃许是觉得累了,必须将身负的重担匀出一部分。于是,取一根桃毛,吹一口仙气,幻影分身出新的变种:碧桃。从此,桃负责开花结实,甘甜可口,碧桃负责千娇百媚,倾国倾城。

  桃花一树粉,碧桃却一种花开百般色:红碧桃如火,白碧桃胜雪,洒金碧桃蕴五彩。桃花五瓣开,碧桃则五出凡花一扫空,万重千叠裹春风,复瓣重瓣半重瓣,开得秾艳喧闹。


《海棠相次红》
  海棠花向来为国人钟爱,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杨玉环被喻海棠春睡,大观园众女儿见花兴起而结海棠诗社。

  海棠宛如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娇柔纤美,含苞时花色最红胭脂点点,满开则红晕粉染淡妆天然,凋零时色褪香残微粉近白。

  花开之际,半月暄和留艳态,绰约风姿,不逊樱花。樱花七日,最美不过一周,海棠近似。是以,古人虽不至于如日本人般樱花树下围坐宴饮,却也深知惜花须惜海棠花,夜深恐睡高烛照红妆者有之,风骤雨密愁它绿肥红瘦者有之。

《玉兰花似雪》
  植物若能幻化成人,玉兰,应该是一名男子,高大挺拔、长身而立、玉树临风、面如冠玉的那一种。春日,白冠胜雪温润如玉;夏秋,青衫淡泊风神俊雅;凛冬,玄衣素裳爽朗清举。

  玉兰,花名甚多。古雅如木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别致如辛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俏皮如木笔:松下岩泉犹带墨,风前木笔漫生花。不知为何,玉树临风如玉兰,竟还有不合理的花名如女郎花: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

《梨花千树雪》
  春三四月,众果树齐齐放花,桃红杏粉梨李白。

  梨花开时,瓣薄花大,千树缀云,漫地铺雪,刹那芳华,转瞬飘零,撩人情思,连豪放派文士苏轼看了,也要感叹“人生看得几清明”。

  若逢春雨落下,更是添人闲愁,唐伯虎见了,一定要写首香艳的闺怨词“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以上这些优美的文字来自“草木闲趣书系”。

  “草木闲趣书系”以富有文学性的笔法品读身边的花草蔬木,既有科学知识介绍,又有历史文化解读,是博物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书系以花、草、蔬果、树木为主题,分为四册,每册介绍了100种贴合本土生态环境、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植物。每种植物均配有日本江户时期博物学家毛利梅园的手绘图,绘画精美,富有东方审美意趣。图文交融、构图与色彩之美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