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要评选最富争议的蔬菜,香菜(芫荽)必定在榜。
爱香菜的人,巴不得什么都来点香菜,甚至开发出了香菜味的冰激凌!
讨厌香菜的人,则不得不在点菜时各种备注:不要香菜、不要香菜、不要香菜!每年的2月24日,他们同仇敌忾,共同声讨他们心中的恶魔植物,恨不得它立即物种灭绝。(2月24日,对爱香菜或是恨香菜的人而言,这都是个特别的日子——世界讨厌香菜日。)
在人类面前,植物从来被动,人若一定要来吃,它们无法拒绝。故而,再怎么讨厌一种植物,不吃它不就够了,何至于赶尽杀绝?香菜若能说话,肯定会痛声反击:“人类!挑食才是一种原罪。”
然而,又有科研人士来为挑食者辩解:不喜欢芫荽的人,只是被基因无情摆布,体内有一条与香菜犯冲的嗅觉基因,让某些人眼中的香菜,变成他们难以忍受的臭草。
如果此论为真,那么第一个用香菜来称呼芫荽(Coriandrum sativum)的中国人,无疑幸运地没有拥有这条不幸的基因,否则,香草类植物那么多,如果不是深爱其芬烈,又怎会将这个美丽的名词独独分配给了芫荽?
对于以芫荽为香菜的幸运儿来说,芫荽是绝佳的餐食配料。一碗牛肉面,靠它来为视觉嗅觉加分添色。“江上鲜鳞才离水,调姜醯,更下胡荽芼”,煮一锅河鲜,它是起锅前的去腥增鲜的点睛一笔。至于寒冬里的火锅,蘸料碟里的香菜末,为多少经滚水烫过的荤素食材提味生香。同样,炎夏里清淡爽口的凉拌菜,多一撮香菜,味道就丰富了几个层次。拥有钟爱芫荽的身体,是一件何等幸运的事。
元代书籍《饮膳正要》说:“芫荽勿多食,令人多忘。”这样的饮食禁忌在现代看来缺乏科学依据,不过,人生识字忧患始,如果芫荽真能令人多忘,不如让它把那些不想记得的事都替你驱逐出境。
【本文摘编自《蔬畦经雨绿》,徐红燕著,毛利梅园绘。】

《蔬畦经雨绿》 徐红燕 著 [日]毛利梅园 绘 2022年1月出版 定价:68元
本书以富有文学性的笔法品读百种身边的蔬果,既有科学知识介绍,又有历史文化解读, 内容精辟、语言平实、文笔生动,是博物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书中图片为日本江户时期博物学家毛利梅园的作品。其画作为实地采写,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绘画精美,富有东方审美意趣;物种丰富,贴合本土生态环境。
采用特种纸全彩印刷,裸脊锁线装 ,兼具阅读价值与收藏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