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在19篇65章的纲要全文中,“数字化”“智能”“智慧”相关表述达82处,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列在了前沿科技领域的前三位,规划的公布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新一轮的大发展,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更务实,更关注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各行各业的结合价值。
上海的人工智能研究起步较早。上海依托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致力于发展无人驾驶、人工智能+5G、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工业等应用场景,涉及医疗、教育、制造、交通、文旅、城市管理、司法、金融等10多个领域,极大地体现出人工智能赋能百业的效应。
2021年3月25日,由同济大学牵头,联合其他高校启动了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自主智能无人系统”,以推动上海在人工智能前沿理论研究、高端人才汇聚、产业技术发展方面取得领先地位。
2021年7月8日—10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以“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为主题方向,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产业赋能以及治理相关命题,会展联动呈现前沿技术,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引领、人才集聚与产业落地,助推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建设。
2021年6月,上海人工智能学会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人工智能赋能百业”丛书中的第一本《人工智能视角下的智慧城市设计与实践》。

《人工智能视角下的智慧城市设计与实践》 定价:98元 作者:魏真 张伟 聂静欢 主编 书号:978-7-5478-5310-8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人工智能对科学研究、经济建设、社会治理和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正在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人工智能赋能百业”丛书希望带给大家一个理念:人工智能赋能百业,以人工智能的创新驱动推进城市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字生活服务生态,能使公众享受到更便捷的出行、更个性化的医疗、更有效的教育,创造人民城市数字化美好生活体验。
《人工智能视角下的智慧城市设计与实践》是“人工智能赋能百业”丛书中的一个分册。根据智慧城市的理念、现状与发展、目标与战略、技术与产品、全域设计与建设实践五个方面进行逻辑梳理,根据专业知识进行逻辑扩散与发散,用案例搜索与筛选进行内容的丰富,运用框架图进行思维逻辑的可视化描述,使读者更加轻松地阅读专业的内容。
本书第1章介绍了智慧城市的相关概念,如下图所示为人工智能下的智慧城市进程。
第2章根据当前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及需求,展望了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推动因素,下图所示为2016—2020年我国智慧城市规划投资的规模。
第3章描述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与相关发展战略,下图分别为智慧城市战略要素、结构,以及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工作流程。
第4章对智慧城市实践中的相关技术与产品进行了探索,下图分别为智慧城市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物联网下的智能产品设计策略
第5和第6章针对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全域设计的应用与开发建设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从整体建设和实施出发,以智慧城市构架设计为基点,综合分析当下智慧城市的应用实践方向。下图为智慧旅游中的地理信息技术构成和智慧绿道系统框架图。
主要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吴启迪
吴启迪,历任同济大学校长、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上海系统仿真学会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特别顾问、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
本书作者:魏真 张伟 聂静欢
主要作者魏真,华东师范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历任同济大学国际创新设计研究院高水平研究员、上海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等。发表sci\ei等论文19篇,出版专著2本,受到社会和业内的强烈反响,中国青年报进行了报道。2018年率领团队获“亚太空间大赛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机构”称号,2019年被评为“中国设博会十大风云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