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伍德“疯癫亚当三部曲”被hulu“盯上”!原著中文版首度集结,先睹为快!

  从2017年开始,hulu制作出品的电视剧集《使女的故事》连拍四季,口碑爆棚,让原著《使女的故事》及其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再次收获大众关注。2019年,80岁的阿特伍德“趁热打铁”,时隔三十多年,推出《使女的故事》续作《证言》。

  阿特伍德是西方文坛最活跃、最关心公共话题的作家这之一,在社交媒体上,阿特伍德积极地发表自己对种种社会运动、政治事件的见解。

  阿特伍德对公共议题的热心,也反映在她的文学创作中。对现实的关切一直以来都是阿特伍德文学创作的母题之一,《使女的故事》(及其续作《证言》)以女性议题、反乌托邦为主线,阿特伍德为此虚构了一个统治逻辑完整、制度完备的国度“基列国”。

  与“使女宇宙”相比,她的另一部经典作品“疯癫亚当三部曲”则以更大的篇幅和跨度,构建了一个更加恢弘的乌托邦世界:

  在这个“后天启”世界里,两性依然处于矛盾之中,但更加核心的矛盾是生物技术的滥用。传染病、异性基因生物、资本垄断与暴力……这个世界危机四伏,随时可能被彻底颠覆。

  “疯癫亚当三部曲”的故事背景,是否让你想到了眼下我们正身处的这个被病毒困扰的真实世界?

  阿特伍德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可能正是因为她那敏锐的洞察力与预见力,以及通过虚构世界折射现实的惊人创造力。

  不管是《使女的故事》还是“疯癫亚当三部曲”,都不是最新创作的作品,却常读常新,直至今日,依然能够精准地切中现实。



“疯癫亚当三部曲”
[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著
韦清琦 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自我超越之作
历时十年恢弘叙事
呈现反乌托邦的“后天启”世界
中文版首度完整集结
特别收录作者新版序言


  2021年,“疯癫亚当三部曲”中文版首度集结,并特别收录作者新版序言,译文君节选了一部分,讲的是《羚羊与秧鸡》的灵感来源:

新版序言(节选)
  我在二○○一年三月动笔写作《羚羊与秧鸡》。那时我在澳大利亚,刚刚完成了上一部小说《盲刺客》的巡回售书活动。于是我便有了点时间去阿纳姆地区的季风雨林观鸟。在那儿我还参观了单边敞开的岩洞群,当地原住民的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其文化已不间断地延续了四五万年。

  之后我们的观鸟团去了凯恩斯附近的菲利普·格雷戈里食火鸟保护区。按照观鸟爱好者及自然主义者那时候就有的习惯——这样的惯常做法已坚持几十年了——我们讨论起了发生于自然界的物种灭绝的惊人速度,这要归咎于人类正在加快改变世界。食火鸟这种不会飞的珍禽看起来活似蓝色、紫色及粉红色的恐龙,一爪抓下去就能把人开膛破肚——它们还能存活多久呢?它们中有不少在保护区里昂首阔步,吃着切碎的香蕉,吞食着不慎晾在窗台上的批萨。这些在林下灌木丛中奔忙的红颈秧鸡还能存活多久?不会太久,这是我们的普遍看法。

  现代智人又如何?我们这个物种会不会继续毁坏曾生养并持续支持我们的生物系统,并最终确保我们自己走向亡族灭种?这个物种会不会停下脚步思索一下自己鲁莽的举动,并就此改弦更张?这个物种会不会因自己的发明而作茧自缚,后又能凭着发明再挣脱出来?要么——这个物种或许通过遗传工程培养出超级病毒,从而具备了生物技术手段来抹杀自身,或是发现了什么手段来改造人类基因组,由此用一个有更多善心、更少贪念、较少掠夺的版本来替代自身?该版本的设计者会不会是哪个博爱之辈,或执意要改良世界的疯魔之徒?我们之中会不会有个预言家及/或科学狂人,随时准备着按下“重启”键?

  我便是在食火鸟保护区的阳台上凝视着这些红颈秧鸡时,近乎完整地酝酿出了《羚羊与秧鸡》的写作计划。当天晚上我就做起了笔记。上一部小说刚刚杀青,我疲累得并不想这么快就开写另一部,可当一个故事吵着嚷着非要出世时,你还真拦不住。


  另外,不仅小说中文版与各位读者见面,“疯癫亚当”这个IP也将被Hulu改编为电视剧集,再次掀起观剧热潮、带动社交媒体热门话题。

  在hulu改编的《疯癫亚当》电视剧集上线前,先读一遍小说原著,一睹为快吧!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