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编年体研究古代戏曲|程华平《明清传奇杂剧编年史》绪论节选

  作家交游与戏曲创作。戏曲家之间的交往,对戏曲创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一些重要作家处在剧坛中心位置之上,交游者广,追随者众,其亲身经历牵涉到多方面的人与事,具有广泛而突出的影响力。以其为纽带,能够串联起同时期的众多剧作家与诸多事件。如果将编年史中某一日作为观察点,就可以看到在同一时间之下,不同地域、不同作家异彩纷呈的各种戏曲活动;如果将某一阶段所有作家活动与创作情况等加以综合性关照,更可以看出彼此关联的戏曲家生态图像与剧坛整体景观。

  徐渭与王骥德同为山阴人,两家仅是隔墙而居。徐渭创作杂剧《四声猿》时,《女状元》就是由王骥德提供的题材:“徐天池先生《四声猿》,故是天地间一种奇絶文字。……作时每了一剧,辄呼过斋头,朗歌一过,津津意得。余拈所警絶以复,则举大白以大釂,赏为知音。中《月明度柳翠》一剧,系先生早年之笔,《木兰》、《祢衡》,得之新创,而《女状元》则命余更觅一事,以足四声之数。余举杨用修所称《黄崇嘏春桃记》为对。”[12]由此可见,饮誉曲坛数百年的《四声猿》,王骥德的贡献也是不可被忽视的。

  康海罢官后隐居家乡三十多年,其间以山水声伎自娱,每与王九思等从事散曲、杂剧的创作与演唱。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记载:“敬夫、德涵(按,即康海)同里同官,同以瑾(按,即刘瑾)党放逐。沜东、鄠杜之间,相与过从谈燕,征歌度曲,以相娱乐。敬夫将填词,以厚赀募国工,杜门学按琵琶、三弦,习诸曲,尽其技而后出之。德涵尤妙于歌弹,酒酣以往,搊弹按歌,更起为寿,老乐工皆击节自谓弗如也。”[13]两人均取材于马中锡《中山狼传》小说,分别创作了《中山狼》杂剧,自然和他们相似的仕途遭遇、兴趣爱好、相互交往不无关系。嘉靖十年(1531),李开先饷边至西夏,往返途中与康海、王九思结识,彼此词曲唱和,成为至交,此后李开先的生活态度及词曲创作颇受康、王影响。……

  编年体史书以年系事纪人,按年月陈述史事,通过编年来记录戏曲史实的方式,在历史事实而不是理论逻辑的时空中,重构戏曲活动的现场,再现戏曲史的秩序。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必须汇聚异同,考订是非,解释疑滞,折中一是,真正搞清楚作家各种与戏曲创作有关的各种情况。

[1] 傅山:《紅羅鏡》,《古本戲曲叢刊》三集據民國二十三年太原鉛印本影印。
[2 余怀:《玉琴斋词》之《五十进酒词四首并序·浣溪沙》,李金堂编校《余怀全集》(上),第255页。
[3] 余怀:《五湖游稿》之《泖湖·癸巳野庐诗并序》,李金堂编校《余怀全集》(上),第118页。
[4] 张坚:《玉狮坠自叙》,转引自蔡毅编着《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三),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680页。
[5] 陆继辂:《崇百药斋文集》第二十卷《先太孺人年谱》,清嘉庆二十五年合肥学舍刻本。
[6] 王宏:《山志》卷四《传奇》,清初刻本。
[7] 吕天成:《曲品自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07页。
[8] 冯梦龙:《太霞新奏》卷五,明天启间刻本。
[9] 金兆燕:《棕亭古文钞》卷六《程绵庄先生莲花岛传奇序》,清道光十六年赠云轩刻本。
[10]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卷下,大东书局1926年版,第10页。
[11] 郑振铎:《通天台跋》,《清人杂剧初集》,长乐郑氏影印本,1931年版。
[12] 王骥德:《曲律》卷四《杂论第三十九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68页。
[13]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王寿州九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新1版,第314—315页。

作者简介
  程华平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戏曲学会副会长。出版《中国小说戏曲理论的近代转型》、《明清传奇编年史稿》等专著,主编《明代杂剧全编》、《民国中国戏曲史著汇编》等丛书。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