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科学家》杂志评选出帮助改变世界的十大大众科学书籍,其中第六本是《裸猿》。评奖语是这样写的: 《裸猿》从比较动物学和生物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原始先民和部落人的行为模式,涉及的主题有人类进化、性行为、育儿、探索、领地、进食、安抚以及人与动物的比较。读者从中顿悟:现代人的行为模式和远古的祖先息息相关,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是在树栖猿—地栖猿—狩猎猿的进化过程中确定的。 写出这部影响力巨大的作品的,是英国著名动物学家、生物人类学家、生物演化科普作家德斯蒙德·莫利斯(Desmond Morris)。2021年4月,《裸猿》50周年纪念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裸猿三部曲”的另外两本《人类动物园》与《亲密行为》也同时出版。特别福利现在前往指定书店(名单见文末)购买“裸猿三部曲”中任意书籍均可获赠“译文科学”主题烤漆徽章1枚“裸猿三部曲”The Naked Ape《裸猿》[英]德斯蒙德·莫利斯 著何道宽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The Human Zoo《人类动物园》[英]德斯蒙德·莫利斯 著何道宽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Intimate Behaviour《亲密行为》[英]德斯蒙德·莫利斯 著何道宽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 和平、人口大爆炸与看不见的危机 德斯蒙德·莫利斯出生于1928年,今年已经93岁高龄。1951年,莫利斯在牛津大学动物行为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行为学家尼科·廷伯根。从牛津毕业后,莫利斯被聘为伦敦动物园哺乳动物馆馆长。在伦敦动物园任职8年期间,他一只眼观察动物,一只眼观察人类,在观察与对比中逐渐意识到,以动物学家而非心理学家或社会学家的眼光来看待人类行为,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新颖的视角。 1967年,莫利斯的成名作《裸猿》出版了,这部惊世骇俗的人类行为学著作一出版就掀起了轩然大波。他从动物的角度来观察和解析人类行为,认为人并不是从天而降的天使,而是由地而生的猿,是一种没有长毛的“裸猿”。从演化的角度讲,人类至今没有逃离动物的本能,也并不比其他动物高明。裸猿的种种基本冲动,最明显的莫过于表现在性行为和与生殖、繁衍、抚养幼儿有关的行为上。“与其说文明进步陶冶了人的性行为,毋宁说人的性行为塑造了文明。”莫利斯断言,现代人的基本性行为全部都可以追溯到他的祖先身上,追溯到人类的基因上。 《裸猿》出版于20世纪60年代,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接连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和平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生态问题逐渐引起关注,《寂静的春天》这类书籍大量出版;人类掌握了越来越强大的核武器技术,理论上说,人类已经有能力毁灭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表现了对地球和人类未来的忧虑甚至悲观。《裸猿》的书名——“人类不过是裸露的猿”——本身就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因文明的发展而产生一些自我膨胀和危险行动的警告。 1986年,《裸猿》插图版问世时,有人建议莫利斯更新文本。莫利斯觉得整本书只有一处需要改动,就是把世界人口从30亿改为40亿。人口数字的激增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使莫利斯感到不安。而这个数字,如今已经飙升到70亿了。2 跨越:从“部落猿”到“城市猿” “在我们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我们在地球上的分布稀稀落落,生活在很小的部落里。那种部落生活塑造了今天的我们,但它没有为我们适应现代都市生活做好准备。那样的部落猿如何适应都市猿的生活呢?” 这个问题成为《裸猿》三部曲续篇的课题。 我们经常说“都市是水泥丛林”,但莫利斯说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丛林没有裸猿密布。丛林是有机的世界,其变化非常缓慢。相反,都市几乎在一夜之间就遍地开花。用生物学的话来说,罗马城的确是一朝分娩、一蹴而就的。作为动物学家,莫利斯研究都市人的行为时,常想起这样一幅画面:他们蜗居在狭小的住宅里,这不是丛林生活,而是囚禁人的动物园。所以莫利斯断定,都市不是丛林,而是“人类动物园”——这就是“裸猿三部曲”第二本书的书名由来。 在《人类动物园》,莫利斯仔细考察了人类的攻击行为、性行为和父母呵护孩子的行为,看看在都市生活的重重压力下人类行为的种种表现。原始部落变成超级部落以后,人类行为有何变化呢?人的地位上升到超级地位以后,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呢?当每个人周围出现数以千计的陌生人时,我们以家庭为基础的性行为如何才能维持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