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小知识之扶贫小额信贷|《寻找支格阿尔》书摘

    孔文瀚点点头,坏笑一声说:“不瞒你们说,上周我就把这个情况通过第一书记APP反馈给了市委组织部,组织部回复说已经与觉依镇信用社进行了沟通,咱们这就去觉依镇看看吧。”

    觉依镇离银崖乡十四公里,处在西佳市西南边缘,为觉依镇、银崖乡、普达乡、枫坪乡的中心,信用社、派出所、中学等都设在这里,被乌宁人戏称为“三乡一镇”的“心脏”。十年前,觉依镇经过改建,已经变成一个街道笔直、建筑规范、彝味浓厚的风情小镇。镇周围的山上可以隐隐约约看到米黄色的别墅,宽阔的乌美路穿镇而过,一阵阵凉风在这没有屏障的街道上恣意刮过,让孔文瀚一下车就收紧了大衣。

    孔文瀚并没有把车直接开到信用社,对村“两委”来说,他们也难得起心来光顾一下“心脏”,要办的事情也不止一件。莫色拉付说,正好要核对一下格洛村最新的人口数据,所以要先去觉依派出所提取户口信息,还说:“顺便让孔书记认识一下我弟弟。”

    莫色拉付冲着边上一个年轻的警察喊道:“格尔!”

    那个叫格尔的警察听到声音,朝三人看过来,随后便走过来问:“你们怎么来了?”

    介绍完孔文瀚,莫色拉付说道:“这是我弟弟莫色格尔,在觉依镇派出所工作,各个村每次更新人口信息都要来找他。但是根据规定,派出所不能用网络传文件,只能带U盘过来拷贝。”

    莫色格尔说:“三位辛苦了,我们进去吧。”

    在派出所拷贝完毕,莫色格尔一边把U盘递给莫色拉付,一边无奈地说道:“原来格洛村都是人口输入地,好多女人都愿意嫁进来,因为格洛村在公路旁,下乌宁方便,否则到各个村还要打十元、二十元的摩的。别看钱不多,但是十年二十年,一辈子下来,得节约多少钱?但这一年多来,很少有女人嫁进来了,反而格洛的女人拼命地往外嫁。人口数据是不会撒谎的,大家都对格洛没信心啊!别人发展得轰轰烈烈,但格洛还是原地踏步。孔书记,我们都没什么文化,哥哥这个村主任缺乏经验,你还得多教教他,我们一起重新把格洛的大旗竖起来。”

    孔文瀚笑笑说:“好!让‘三乡一镇’的姑娘都争着嫁给咱们格洛村的汉子!”

    

    告别了莫色格尔,三人来到觉依镇信用社找主任阿左沙机,却也被告知外出。不过这次他们没等太久,因为阿左沙机这“外出”实在太近,他正在信用社斜对面的一家补鞋匠那里补鞋。这个胖乎乎如同弥勒佛一样的主任,敲着他刚补好的黑色皮鞋,套在脚上,起身走两步,觉得舒服了,便笑眯眯地转身给钱,再一转身,便正好撞见孔文瀚三人。

    介绍完毕,阿左沙机露出委屈的表情说道:“哎呀呀,你就是格洛村第一书记孔文瀚啊?兄弟,你把村民贷不到款的情况都告到市委组织部去了,人家立刻就给我打电话,要我给你一个交代,我正愁没你的电话呢。”

    孔文瀚拍拍脑袋说道:“沙主任,真是不好意思啊,其实我就想看看那第一书记的APP好不好用,反馈了问题有没有回复,所以随便发了一条。没想到啊,这么灵!”

    “哈哈哈,是这样啊。”阿左沙机瞬间就恢复了那弥勒佛一样的笑容,好脾气地说道,“贷款问题很多村都有,但这被举报上去还是头一遭,这说明孔书记是个有责任心的干部嘛。其实你们格洛村贷款的问题,也困扰我很久了,走,咱们去我办公室谈吧。”

    阿左沙机的办公室在信用社二楼,待四人坐定,阿左沙机冲着旁边的办公室喊道:“小林,麻烦倒三杯茶水——”

    孔文瀚摆摆手说:“不用客气,直接说问题吧,格洛村村民为什么都贷不到款?”

    阿左沙机让三人稍等,起身在文件柜中找出一个文件盒,交给孔文瀚说:“书记请打开看看,我给你们解释。”

    打开盒子,里面是厚厚一叠信用评级表。阿左沙机说:“根据省上的政策,每户贫困户可以享受1—5万的小额贷款,期限三年,政府贴息,用于发展产业,具体贷款数额根据不同的信用等级而定。孔书记是城里人,应该申请过信用卡,明白这个道理吧?”

    孔文瀚点点头说:“对,既然是贷款,就是要还的,根据发展实力和偿还能力评级,我能理解。比如这第一户,就评了四星。既然评好了,为什么贷不到款呢?”

    “唉,难就难在这里。”阿左沙机说,“格洛村一百户贫困户,除了老弱病残以外,一共86户符合贷款条件,这86户全部都申请了贷款,连那种什么产业基础也没有的人也不例外。”

    莫色拉付插话说:“唉,还真是这样,对个别游手好闲的村民来说,有钱拿,不要白不要啊。”

    水落阿信也说:“是,有些人才不管名义是什么,你说是产业贷款,但到了他们手里,或许就拿去修房子、买家具、甚至吃喝玩乐,三年以后,能追回来多少,可是个未知数啊。”

    孔文瀚说:“那不是要评级嘛,根据他们的条件,能不能贷、贷多少,一一考察以后确定不就行了?”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