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脱贫是我国目前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手段,也是世界通行的基于能力脱贫的主要路径。从脆弱性视角研究发现,在不同的贫困标准线下,不同地区参与就业的样本农户家庭贫困脆弱性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减缓,但在同一贫困线下,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国未来缩小地区差距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从脆弱性视角的政策研究意义表明:2020年后我国将进入相对贫困阶段,贫困防治更为重要,因而我国扶贫政策靶向目标选择需要进一步修正;尽管参与务工能够显著减缓相对贫困地区农户贫困脆弱性,但我国农村地区劳动力市场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均衡,为防止返贫并缩小地区间农户收入差距,我国应加大就业扶贫及就业培训力度,提升贫困户内生动力以实现脱贫的可持续性。
我国初步建立的稳定脱贫机制效果明显,但集体增收难、乡村人才少、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低和供需不匹配等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我国应着力完善独立第三方评估,加强扶贫资金稽查和监管,着力增加信息透明度,确保从起点到终点的动态精准管理;另一方面,从发展视角提升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内生动力。2020年后扶贫时代,我国应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为城乡居民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提供稳定保障。
【本文节选自《决胜2020:打赢脱贫攻坚战跟踪评估研究》谢玉梅、黄承伟著,格致出版社,2020年12月版。更多相关内容,欢迎您从书中获取。】

《决胜2020:打赢脱贫攻坚战跟踪评估研究》 谢玉梅 黄承伟 著 格致出版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2015年至今,编写本书的研究团队辗转了20多个贫困县的百余个贫困村进行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发放,走访“第一书记”、村干部等方式,收集扶贫成果数据,对调研贫困县进行专题调查,并通过描述性统计、稳健型检验等方式评估扶贫效果,探究“家门口”就业、“第一书记”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归纳和总结了脱贫攻坚的经验,对2020年后扶贫工作的展开具有一定启示。
作者简介
谢玉梅 江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金融、减贫与发展研究。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政策建议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中国侨联侨情专报》刊发,扶贫文章入选2020年全国Ⅱ卷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
黄承伟 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国务院扶贫办-北京大学贫困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主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我国农村减贫发展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管理工作。发表《习近平扶贫思想论纲》等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贫困问题》等减贫发展领域的专著合著及主编著作近百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