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12日上午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新征程上,我们要把浦东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中加以谋划,放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谋划,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三十而立,正青春;勇立潮头,再争先。2020年恰逢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从阡陌农田到世界瞩目的改革开放试验田,浦东的每一次突破都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浦东30年的奋斗历程,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为献礼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特别推出《浦东史诗》纪念版。

《浦东史诗》纪念版
史诗般的实践 就要有史诗般的作品去书写 作为首部全面反映浦东开发开放巨大成就和发展奇迹的长篇报告文学,《浦东史诗》将创作笔力聚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既有史的壮丽,又有诗的斑斓,不仅再现了浦东开发开放这一国家战略“应运而生”的历史机遇,更书写了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浦东新一轮发展“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图书入选中宣部“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认为,史诗二字,意味着一个作家是否能真正写出这个时代大众如何为梦想而奋斗的过程以及体现出的敬业精神,从这个角度而言,《浦东史诗》这部作品可以担当得起“史家如椽之笔,诗人如韵之歌”的评价。
在《浦东史诗》作者、中国作协副主席、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看来,“写上海是一件幸运的事,除了有机会认识那些伟大建筑、知道它们的出生过程和肌体的结构外,更重要的是认识了许多参与制造浦东的人物。如果只看到摩天大厦而不知建设它们的人的身形以及他们为之流下的汗水与泪水,那等于只翻了翻上海这本书的封面。”
业内评价,这部直面当下、讴歌时代、弘扬改革开放的重大现实题材作品,既是当代浦东的创业史,更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史,代表了当下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的新高度。
“为而立浦东写‘诗’,这是我的幸运。”何建明说,浦东开发开放的历程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传奇。而用文学作品来表现、反映时代的进步,正是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
回顾创作这部作品的过程,何建明感叹,令世界惊叹的浦东“奇迹”背后,是上海这座伟大城市的胸襟视野、智慧勇气与使命担当。
1990年春天,中国向世界宣布正式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这是中国城市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从此,我们围绕这一目标全力以赴殚精竭虑。
30年来的建设历程成就了浦东的翻天覆地,浦东大地从相对滞后的农村一跃成为全球驰名的现代化城区。浦东开发开放30年历程,积累了快速推进城市发展的创新经验,为社会主义城市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启示和蓝本。
从流光溢彩的陆家嘴到气势恢宏的洋山港跨海大桥,从世博会的精彩记忆到从上海之巅发出的“天问”……在这部报告文学中,何建明以多重视角反复探寻“浦东史诗”背后的精神。
何建明说,上海在浦东开发碰到的难题,比现在任何一个城市碰到的难题还要难很多。但凭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智慧和能力,以及在开发期中的闯劲,闯出来了一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