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乡》当中回顾当年的风起云涌,看英雄造时势




《金乡》
哲贵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4月
ISBN:9787532174287


金乡群雄录
文/于是

    金乡本是明朝的一座战略性抗倭卫城,至今建制六百余年。东西南北城门围拢出古城墙,护城河圆满兼具功能和美感。

    书中虽未提及“金乡”如何得此金光闪闪的名字,但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里,许多位成功的金乡民营企业家实打实地塑造出金光闪闪的“温州模式”——尤其令人惊诧的是:这些勇闯时代新路的实业家们竟都来自这座迷你小城:绕城墙一圈仅四点五公里啊!

    这是第一本概述金乡企业家群像的非虚构作品,由上下两部、共二十篇人物散文组成,并附有金乡风物小记,以飧大江南北的读者对这座历史名城的好奇。

    历史和地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座小城的格局和气质,当年留在此地开枝散叶的初代移民多半是军旅出身,加上福建沿海地带素来注重传统的家族观念,社区人际关系中又素有结盟尚武之风气,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涌现出这些敢想、敢做、敢闯的能人巧匠似乎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性。

    第一位出场的是被誉为“温州第一能人”的叶文贵:中国第一位自行开发、研制、制作电动汽车的企业家,只因太超前,产品不具有大众市场的土壤,又因拒绝合作和出让品牌权,失去和国际厂商联手的机会,叶文贵作为商人的失败,事实上更像是作为发明家的胜利。

    幸亏有之前屡战屡胜的实业战绩,他给了自己安逸的晚年隐居生活,至今仍是金乡镇有口皆碑的典范人物,因为他自主发挥了聪明才智,不止于财富的积累,而是全身心投入理想化的创新事业,即便失意,也不失人格。

    继而,接二连三出场的有——徽章大王陈加枢:为我国、乃至世界多国军队提供多年的军用徽章,展现出退役军人顽强的毅力和热情。均瑶集团创始人王均瑶:年仅二十五岁就异想天开,成为国内私人包机史上第一人,继而创建第一家民营廉航公司。

    移师上海创建实业集团的白植富:习武出身,最终觅到商界不二法门,投资服装业,抢占了中东市场。担任过上海温州商会会长的儒商杨介生:从最初做饭菜票销售的业务员,自我培养成第一代民营房地产商……还有以摄影、歌唱为艺术追求的美丽女性;还有靠勤劳和智慧创建的猪蹄品牌店,各行各业,不一而足。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访问诸位企业家的同时,刻意留心地刻划了他们的下一代:与其说他们是“富二代”,不如说是“创二代”,他们大多有海外留学的经验,很清楚自己即将接下父辈打下的江山,他们不仅是接班人,也是新时代的创业者,有的投身过互联网,有的专攻环保科技,这样的传承和发展让人对金乡镇、乃至祖国改革开放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作者摸索到了——或者说,被强烈的感染到了——金乡人的抱团精神,他们自发创建了最早的信息报,将全国各地的供求信息整合编录印制,发给同乡的大小企业;他们自发捐助家乡的建设;也自发成立了民间慈善组织。身为商界的传奇人物,他们大都选择叶落归根。

    在这种语境下,再次提到金乡城外维持数百年的义冢,读者想必都能感受到一种绵延不息的集体善意:仁义礼的传承。

    金乡镇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地区第一个年生产总值超亿的乡镇,书中也客观地提及经济发展带来的环保问题及其它所付出的代价。当我们回顾当年的风涌云起,依然会喟叹:时势造英雄,而英雄唯自强,才能造时势。

    这是一部在时间长河中白描的群像,虽不可能巨细无靡地叙述每一次起落,但也足以让我们看到金乡的全貌。理解金乡,就是理解温州模式,也就基本能理解中国的四十年经济腾飞。

    (本文转载自《东方航空》杂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