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文化:作为一位书写中国的外国人,你认为你的文化背景/判断和你在中国观察到的现实之间的界限在哪里?中译本书名被翻译为“东北游记”,这并不是“In Manchuria”的直译。译者表示这是你的主意,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译名?
梅英东:《西游记》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我的计划就是把这本书写成一部没有孙悟空的游记。但“东北游记”不是一个好的英语书名,因为读者会以为我在写新英格兰。“满洲”是个不存在的地方,就好像“老北京的最后时光”不存在一样。我书写的地方一半存在于现实,一半存在于想象。
界面文化:你希望中国读者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
梅英东:中国历史比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要微妙得多。农民和乡村并不是“落后”的。在拆旧建新的大潮中,我们也许都应该问三姨提出过的问题:“怎么就能知道一个地方已经发展得正好了呢?”
界面文化:你的中国三部曲的第三部《进入中央国度:从头开始理解中国》(Into the Middle Country: Learning China from the Ground Up)将在2017年由Bloomsbury出版社出版。能谈谈这本新书吗?
梅英东:这是一本回忆录,里面写了我在四川、搬到北京并遇见未来妻子的经历。这是对林语堂那个问题的直接回答——关于谁能够同时为西方和中国读者解析中国。在过去的20年里,我一直致力于回答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