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时光荏苒:莎士比亚,在书页间永生

    莎士比亚戏剧的原貌是诗剧,是以“素诗体”为基本形式的诗剧,以诗体译诗体,尽量使译文在语气、语言节奏感上更接近莎剧原貌,是译文社这个版本的最终诉求。这个版本的主编和主译方平先生堪称中国莎学泰斗,他将自己毕生研究莎翁的心得化作每部剧作和诗歌作品之前的“前言”———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人物形象和思想主题等,对这部作品作出恰如其分的综合评价;之后又附有简明扼要的“考证”———对此部作品的版本情况、写作年份和取材来源等作出交代。台湾著名诗人、翻译家余光中指出,莎士比亚首先是一个专业戏剧家,其作品是为了演出而创作的,方平等人的译本,有望恢复莎士比亚剧作本来面目,从“案头书”变成“演出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此次出版的一套两本书采用的则是朱生豪的经典译本,包括《莎士比亚喜剧五种》和《莎士比亚悲剧五种》。

    朱生豪的译文兼口语和典雅之辞于一身,音韵铿锵,朗朗上口,被认为准确地传达出了莎剧原作的神韵。朱生豪曾经指出,莎剧充满了戏剧性,诗的成分和戏的成分兼而有之,没有书斋里的沉闷之气,因此据他自己称,他译莎剧务必做到“在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逼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

    值得一提的是,人文社此版的两本书也收录了大量经典插图,其中很大一部分为彩色插图。据编辑马爱农介绍,这些已经进入公版的插图选自其同事在国外购买的一本德文版莎士比亚剧作彩图集。具有欧洲油画色彩的插图与莎翁的典雅文字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中,他依旧感叹时间的流逝使美的青春不再,然而,“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的确,正如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批评家和剧作家本·琼生所说,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时代!”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