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再不治理就无法逆转了

    汤姆斯河的故事其实早早就来到了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国绝大部分政府官员、老百姓甚至科学家都不知道环境保护的“改革开放”前,汤姆斯河的故事就一直在中国上演:中国的发展本身就需要发展化学工业。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成为潮流和政绩,许多跨国化工公司的工厂也来到了中国,也就带来了它们的污染。

    事实上,汤姆斯河的故事中的主角,汽巴-嘉基化工早已来到了中国。而在这一过程中,汽巴-嘉基化工也早已改头换面:它已经变成了至少三个公司。原来属于汽巴-嘉基化工的制药业部分通过和Sandoz(桑多斯制药)合并后变成了如今的Novartis(诺华制药),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制药公司之一,而桑多斯制药成为了诺华制药的子公司之后专门负责非专利药的生产。汽巴-嘉基化工的特殊化学部门最终被德国的巴斯夫化学(BASF)收购,成为巴斯夫的子公司。汽巴-嘉基化工的农业部门则和另一家世界最大的制药公司之一的Astra Zeneca(阿斯利康)的农业化工部门合并形成了Syngenta(先正达)。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汽巴-嘉基肆无忌惮的向河水中倾倒未经任何处理的染料废水时,它的所作所为甚至在美国和宾夕法尼亚州都不能算是违法。几十年后,全世界的政府都设置了各自的污染排放标准和污水处理程序,民众对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充满了警惕。而由汽巴-嘉基演变而来的诺华制药也俨然成了绿色化工企业。但是,这些都没有能够阻止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愈来愈严重。我们看看我们自己的周围就足够了。

    我们该怎么办?显然,在我们要求化工企业加大环保投入的同时,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普通公民都需要行动起来。

    毫无疑问,除了汽巴-嘉基化工厂本身无视它对环境的破坏之外,汤姆斯河悲剧的另一个首要原因在于政府监管的不作为。无论是化工厂向土壤中浇灌污染物时的监督,废弃农场污染后的清理,还是城市供水系统检查出不明物质后的处理……任何一个环节中政府如果能多做一步,某些糟糕的结果都可能被避免,或至少被避免一部分。

    这背后其实还是一个责任和成本如何分摊的问题。显然,企业总是先尽可能地不在环保上投入,或者少投入。但地方政府绝对不是无辜的。一方面,当地政府需要工厂带来的就业机会、税收以及其他的间接收益。但是,许多时候,政府却和企业一样不愿意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和成本。因此,任何一个地方政府,只要它愿意接受一个有可能污染环境的企业,那这个政府就必须承担起一部分保护环境的责任和成本。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是,一个地方政府对一个有可能污染环境的企业的优惠政策必须在企业确实履行了它对保护环境的责任之后,才可以兑现。关于这方面的政治和政策问题,特别需要环境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更加密切合作的研究。

    那作为公民的我们自己呢?就这个问题,除了一些显而易见的道理之外,我们并没有特别好的答案。很多时候,我们其实也面临汤姆斯河的居民们面临过的道义犹豫。我们都想享受蔚蓝的天空,清洁的水源,甜滋滋的空气和风景如画的绿地。但是,我们其实又都只是想自己享受就可以了。至于一两百公里之外的地方的民众要为此付出的代价,我们其实都是不太关心的。

    因此,我们把这个问题留给读者们自己思考。我们也和大家一样,继续我们的思考。我们坚信,只有我们的绝大部分公民都觉醒了,中国的环保事业才会有真正的转机。政府和企业都需要觉醒了的我们来监督他们。遗憾的是,至少在环保问题上,绝大部分中国的地方政府都不希望有公民的参与。

    最后,《汤姆斯河》一书运用的诸多领域的专业知识。书中除描述小镇救赎故事的主线之外,还穿插了丰富的科学发展历程,领域涉及化学工业、化学工业史、环境流行病学、生物化学、癌症病理学等等。这对中国新闻调查记者的专业水平也构成了相当的挑战。我们怀疑,中国的环境问题记者是否能够写出一部类似的环境深度调查报告。

    中译本的不足

    《汤姆斯河》是一部沉重的书,也是一部厚重的书。这样的一本书对于未受过相当相关领域的训练的读者来说,阅读都是一个挑战。而要翻译这样一本书就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幸好,本书的译者王雯女士是一位真正的专业人士,她持有环境科学博士学位,并且显然对环境保护有坚定的信念。

    但是,本书的中译本还是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尽管不是翻译问题。最明显的恐怕是,尽管本书出现了大量的化学(含化合物)、化工、生物化学、癌症病理学的专业词汇,中译本却将这些词汇的英文全部删除了,更不用说提供书中出现过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了!

    这样的做法显然不利于读者,特别是有心想进一步学习的读者的阅读和学习。因此,我们希望,以后这本书的中文版再版的时候,应该加上一个中英文对照的词汇表,并且将所有出现过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一一列出。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