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作者希拉里·曼特尔在布克奖历史上还创造了几个第一——她是第一位凭借一部作品续集再次获得布克奖的作家,也是第一位两度获得布克奖的英国作家。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位王后的故事,无论在英国历史上还是欧洲历史中,都是被无数次演绎和八卦的传奇。曼特尔把这一段耳熟能详的历史重新书写建构,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她从克伦威尔的角度切入,透过托马斯·克伦威尔的眼睛,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都铎王朝亨利八世的宫廷生活和政治斗争。这次,编辑请来《狼厅》和《提堂》的责编、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宋玲,说说曼特尔带来的“都铎旋风”。
首部小说四处碰壁,身体饱受病痛折磨
去年年底,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时,曾将希拉里·曼特尔的小说作为国礼赠送给中国总理李克强的夫人程虹,这令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了这位英国女作家作品的文学地位。
除了收获各种令所有作家羡慕不已的文学奖项之外,曼特尔的作品更是受到了出版界以外的广泛关注——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已经将《狼厅》和《提堂》两部作品改编为舞台剧,并于2014年1月正式公演。BBC2套正紧锣密鼓地筹拍这两部作品的电视剧,预计在2015年推出一部长达六小时的迷你电视剧。可以说,一场关于都铎王朝的文化盛宴正在徐徐拉开序幕。
作为唯一一位获得“双布克奖”殊荣的女性作家,希拉里·曼特尔的写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出生于英国德比郡一个工人阶级家庭,曾于伦敦政经学院、谢菲尔德大学攻读法学。1974年开始了写作生涯,她创作的第一部小说是1992年出版《一个更安全的地方》,是一部讲述法国大革命中传奇革命家的历史小说。但最初曼特尔的这部作品却四处碰壁,没有出版社愿意接受。在遭到出版社拒绝的同时,她还经受着巨大的病痛折磨,多年四处求医问药,始终无法确诊。后来在伦敦时终于被确诊为严重的子宫内膜异置,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制,经过手术后她再也无法生育,而且之后持续的类固醇治疗导致她体重激增,外貌也发生剧变。
不过,曼特尔并没有被命运打垮,在谈到自己如何度过那段艰难岁月时,她说,“我头脑很清楚,强烈感觉到自己必须要迎难而上,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去试试别的题材,于是,我创作了一部篇幅略短、标准的现代小说。”这部小说就是1985年出版的、曼特尔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每天都是母亲节》。从此,曼特尔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已创作了11部长篇小说,一部短篇小说集及一部自传。
选择反面人物克伦威尔,演绎“人对人是狼”
都铎王朝的传奇无疑是英国历史上最为绚丽的华彩乐章之一,其中亨利八世血腥残酷的宫闱秘辛书百年来给历史学家和升斗小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研究史料和八卦谈资。亨利八世一生换了六个王后,其中两个离婚,两个处决,一个死亡。为了离婚,迎娶安妮·博林,亨利不惜与罗马教廷决裂,大力推行宗教改革,解散修道院,使英国王室的权利达到巅峰。然而,这所有的丰功伟绩都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亨利八世的国务大臣——托马斯·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是何许人也?恶棍,无赖,野心家,政治家还是改革家?其实,他在各种文艺作品中早已滥觞——剧本、小说、电影、电视剧里,只要说到这段历史,都不会遗漏他的身影,只可喜大部分作品中克伦威尔都是以反面人物或配角出现:心狠手辣的无耻之徒,见风使舵的投机分子……
抛开稗官野史,正史中的托马斯·克伦威尔担任过财政大臣、掌玺大臣、首席国务大臣,获封艾萨克斯伯爵,成为亨利八世身边第一权臣。他辅佐亨利八世推行宗教和政治改革,为英国向近代化国家过渡打下良好基础。他还促使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至尊法案》和《王位继承法》。都铎历史学家将克伦威尔视作建立官僚体制和议会构架之人。
时间转眼到了21世纪,轮到希拉里·曼特尔出场了。在她的笔下,这个大名鼎鼎或者说臭名昭著的克伦威尔竟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来。我们看到了一个为了活命曾鸡鸣狗盗的克伦威尔,他先后当过雇佣兵、听差、厨工、会计师、商人、律师,掌握多种语言,少年时足迹遍布欧洲大陆,能够通篇背诵《新约》,积聚了非凡的商业智慧和权谋之术,最后成为权倾一时的政治家和改革家。通过克伦威尔的眼睛,我们见证了安妮·博林苦心经营,博取王后宝座;见证了来势汹汹的宗教改革;见证了红衣大主教沃尔西的失宠,见证了圣人托马斯·莫尔的火刑,一幅波澜壮阔的都铎王朝政治、宗教和经济的完整图景跃然纸上。可以说,克伦威尔是串起这一系列重要事件的核心人物,也是这张密不透风的巨网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绳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