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一个伟大时代的觉醒

    2014年10月1日,是新中国65周年纪念日。为了庆祝这个伟大的节日,国内出版界推出了许多国庆主题图书,回顾共和国的奋斗历史,讴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此刻,让我们在书香中见证一个伟大时代的觉醒。

  可赞:力争中国梦早日实现

  中国梦的实现,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赵磊的《中国梦与世界软实力竞争》(外文出版社),立足从实现中国梦的视角,在世界各国软实力竞争的大背景下,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对比,探讨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中国软实力建设。书中指出,中国梦的核心要素是中国价值,其本质内涵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和关怀,实现人内心的温暖和归属。

  “图说新中国建设发展历程”编委会编著的《复兴之梦》(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透过66个故事讲述新中国65年的梦想之旅,举凡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扫盲运动、十大建筑、两弹一星、南京长江大桥、十一届三中全会、女排精神、西部大开发、十八大等重要事件,均有所呈现,是了解新中国发展历程的简明而不简单的读物。

  中国梦的实现更需要内心坚持不懈的力量。金一南教授的《心胜》(长江文艺出版社),为时代把脉,展示了振奋人心的“心胜则兴”精神。全书分为“强军之梦”、“前事之鉴”、“和平之履”、“民族之魂”等8个部分,可称之为写给转型中国的战略之书,引发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命运的思索。

  可歌:惊心动魄的追求奋斗

  国庆之时,不禁要思考,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金一南、徐海鹰等著的《苦难辉煌》(海峡书局),以全视角、新材料、新思辨,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创建人民军队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十多年间艰苦奋斗的历程。全书带我们走进那段历史,真切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探索到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富有史诗意义的壮举。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从革命军事斗争,到新中国建设的历史任务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一代领袖的决策令人拍案叫绝。完颜亮编著的《开国大事件》(当代中国出版社),用生动的文字,珍贵的图片,告诉我们中国梦开始的历史过程。

  中国正带着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实现中国人百年奋斗的目标,重返世界之巅。张维为教授的《中国超越》(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书,平视西方模式与话语,展现中国崛起的逻辑。中国“赶超”西方的背后,是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总体成功,这种成功源于对中华文明底蕴的把握、对中国红色传统的承袭,以及对国际有益经验的借鉴。

  可品:美好精彩的生活记忆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发生的变化,无不折射出社会的进步。陈煜编著的《中国生活记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一书,主要介绍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生往事。本书图文并茂,收集了民间大量珍贵、生动的老照片,精彩而通俗。

  中国人记忆深处,有着有时代变迁的改革故事。刘卫兵《我们这30年》(外文出版社),真实记录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书中,作者用镜头讲述了邓小平逝世、香港回归、总理为农民讨工钱、中美世贸谈判、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以及北京最早选美夭折、市民告别粮票、农民工进城、正在消失的京城胡同等一系列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故事,让当代人去回味,给后来者以启迪。

  国庆之时,一定要谈到爱国。著名政论散文家梁衡的《爱国四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畅谈爱国情怀。全书围绕着“爱国”的主题,分为美丽中国、文化中国、不忘前贤、还忧国事四个部分。文字或典雅或朴实,或严肃或轻松,意境深邃,情景交融,极具艺术性和可读性。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