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对劳伦斯·布洛克的“奇普·哈里森系列”充满期待——说真的,还没有哪位侦探小说作家的作品让我如此期待。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好看,却只是侦探小说的好看,除了讲述侦探故事之外并无其他,另外,像埃勒里·奎因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等人的小说也基本上差不多,但布洛克的小说却是不同,他写的虽然是侦探故事,小说的内容却并不局限于侦探故事的范围。对于我个人而言,布洛克的小说算得上最适度的休闲读物,所谓“适度”,既不会深刻到让人乏味,也不至于浅薄到只剩下故事,其中有惊险的故事,也有生活的诀窍和人生的哲理,优雅而不失刺激,好玩又兼有浪漫,才大致符合我的“适度”的标准。
与卷帙浩繁的马修·史卡德系列和雅贼系列相比,奇普·哈里森只有薄薄的四册,算是一个很小的系列。而且前两册有点像公路小说,敏感,细腻,香艳,写一个突然间变得一无所有的孩子个人奋斗的经历,其中充斥着大量“带劲儿”的性爱描写。一个遭遇家庭变故的孩子在无奈中告别学校,走上社会,持有仅存的27、46美元,怀抱着一种“英雄主义的典型的美国精神”,开始追寻他梦想中的生活。如果说落拓人生首先需要一些正能量来支撑,那么在布洛克的小说语境中,落拓与潦倒不仅意味着贫穷和困苦,同时也意味着无所顾忌的自由放任,叛逆规范的个人主义,意味着平凡生活的精彩,以及未来无限的可能性。当然,美国精神不仅包括这样的正能量,它还包括一种与隐忍、牺牲相对应的自我、不粘连的生命观。布洛克通过一个或几个爱情故事告诉我们,性爱原本是很自然、很私人的事情,当爱情不再存在时,与其用五十年时间一点一点地杀死她,不如直接、干脆地伤害她。“抽走了好的东西,当不再有益处时还任其发展,这可不是善意的行为。”这显然是另一种美国精神。
只是到了《啖血记》,奇普·哈里森系列才算真正步入侦探小说的轨道,悬疑与惊悚有了,推理与侦破有了,谋杀与乱伦有了,至此,所有侦探小说的元素大致齐备。当然,一个颇富个人魅力的超级侦探也是少不了的,里奥·黑格——之所以那么久才提黑格侦探,是因为他在小说中的地位实在无足轻重,而且一直到第三册才正式登场。他与奇普·哈里森之间类似于福尔摩斯与华生之间的关系,一个负责跑腿,一个运筹帷幄。黑格侦探喜欢养热带鱼,喜欢读侦探小说,他常常手持烟斗,只是因为觉得那是个不错的人物标签。对于布洛克笔下的侦探故事,我不想过多叙述,不管惊险也好,刺激也罢,均未脱一般侦探小说的窠臼。不过,侦探故事之于布洛克的侦探小说其实无关紧要,我曾经一再强调,布洛克侦探小说的重点不在侦探故事,而在于侦探故事之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情趣,比如,他说一个女人高挑丰满,就是在提醒你,东西虽好也不应贪多;他说一个女人身材纤细,就是在告诉你,好东西往往是小东西。这些比喻形象、生动,精辟、幽默,时时让你发出会心的微笑。
像布洛克的马修·史卡德系列和雅贼系列一样,奇普·哈里森系列也有着明确的创作构想和宏大的故事架构,只是这些好像还未来得及一一展开,却已经戛然而止。所以,如果非让我说出我的阅读遗憾的话,我要说的是,这个系列本来应该更长一些,人物会越来越丰满,故事会越来越精彩——挖了那么大的一个坑……换句话说,打了那么坚实的一个基础,上面却没怎么起房子,有点可惜了!
◆《首开纪录》(美)劳伦斯·布洛克 著 徐振锋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梅开二度》(美)劳伦斯·布洛克 著 陈静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啖血记》(美)劳伦斯·布洛克 著 邬海静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郁金香迷情》(美)劳伦斯·布洛克 著 顾真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