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伊始,劳伦斯·布洛克这个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新星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盛大文学,都已经陆续购买了布洛克的作品版权。作为一位当代的美国侦探小说家,布洛克究竟有何魅力,能在中国刮起一股出版热的旋风?
各出版社疯抢布洛克
今年73岁的劳伦斯·布洛克,是美国侦探小说大师,当代硬汉派侦探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他曾三捧“爱伦坡奖”、四获“夏姆斯奖”、两夺“马耳他之鹰奖”,并于1994年获“爱伦坡终身大师奖”、2004年获“钻石匕首奖”。他的小说完全征服了自诩为侦探小说故乡的欧洲。2010年伊始,劳伦斯·布洛克这个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新星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盛大文学,都已经陆续购买了布洛克的作品版权。作为一位当代的美国侦探小说家,布洛克究竟有何魅力,能在中国刮起一股出版热的旋风?
内地掀起布洛克出版热之前,布洛克早在台湾香港就曾制造过“流行”状态。台湾作家、出版人唐诺在台湾制造了一个奇迹,作为引进布洛克的第一人,他使布洛克得到台湾高层知识精英分子的喜爱。王家卫曾特地邀请布洛克担任《蓝莓之夜》一片的编剧;侯孝贤把他的书推荐给梁朝伟,后者希望扮演他笔下的角色;梁朝伟曾说“布洛克是我非常推崇的小说作家,如有机会我会跟他合作”。
小说内容以人生况味取胜
精英的喜爱,往往带有一种指挥棒的作用,几位内地出版人坦陈,最初阅读布洛克,也正是受到了台湾、香港人士的影响。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编辑早在2003年,就通过《万象》上的一篇介绍文章,了解到布洛克。后来,引进了“9·11”以后布洛克最重要作品《小城》,这是作者本人最钟爱的作品。此后,译文社一直关注布洛克。布洛克的小说与通常的侦探小说不同,取胜的不是情节,而是一种人生况味,一种心境,大部分侦探小说则缺少这种“文化”气息,与一般的“一次过”文学不同,布洛克表现的虽是“下里巴人”,但偏偏是侦探小说里的“阳春白雪”,很值得咀嚼与回味。布洛克的作品与普通意义的侦探小说不同,他的作品很有都市感,有一种让人着迷的腔调。布洛克的侦探小说确实具有一种娱乐性,但不是通俗意义上的娱乐,而是高雅的、小资的娱乐。打个比方说,他不是K歌式的,而是红酒高尔夫式的。
布洛克作品的魅力之处在于他能在类型小说之上兼具娱乐性和文学性,深入探讨人生价值,不同于当下市面上的侦探小说多津津乐道于营造步步为营的推理,制造悬幻、神秘的想象空间。在他的侦探小说里,推理只是一种形式,作家更在乎的是文本兼顾的文学性与审美趣味,这使阅读成了一种智力游戏,一种优雅的休闲方式。
2010年1月出版的《小城》,与以往任何一本布洛克作品都有所不同,布洛克粉丝会在这里看到一个全新的布洛克,一个颠覆了自己的布洛克,一个野心勃勃的布洛克。他甚至一反侦探小说的常规,在故事的开头就点明了谁是凶手,把“到底谁是凶手”的经典悬念模式变成了“接下来会变成怎样”。这部小说中布洛克最重要也最微妙的改变,就是对凶手的设置。外号“血手木匠”的凶手哈宾杰,原来只是一个外表和蔼的六旬老头,他一辈子过着朝九晚五的小职员生活,一个血洗纽约的变态杀手实际却是个心底极端热爱纽约的普通人。这是为什么?是什么催发了如此巨大的改变?是9·11。在9·11中,他一瞬间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小说描写了“9·11”是如何影响纽约的,每个人都成为书中的主角。
奇普·哈里森系列看点多多
2014年5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又将隆重推出劳伦斯·布洛克的第四套侦探系列奇普·哈里森系列,分别是:《零分》、《郁金香迷情》、《啖血记》、《小镇遗梦记》,以一名自我陶醉的私家侦探奇波·哈里森为主角。《首开纪录》是一部无侦探、无谋杀、无流血的悬疑小说。在17岁的奇普·哈里森眼中,人生当务之急就是摆脱自己处男的窘境。这种紧迫感让他坦然直面父母双亡的悲惨境遇,孤身一人闯荡芝加哥,他的经历如同一场跌宕起伏的棒球赛……《梅开二度》中,奇普·哈里森回到了12月寒冷的纽约街头,捡到一张“灰狗”车票,他决定用这张车票到南卡罗莱纳试试运气。于是在这个只有一条大街的镇子上他麻烦不断……在《啖血记》里,奇普·哈里森成为侦探利奥·黑格的助手。利奥接的案子都是很绝门的,因为这样才配得上他自诩的世界著名侦探的头衔。一桩悲惨的意外发生,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郁金香迷情》中,利奥·黑格是名典型的“宅男侦探”,他足不出户,平生两大兴趣,养鱼和读侦探小说;他的助手奇普·哈里森年纪轻轻,却生性风流,在充当黑格的眼耳口鼻之余常常寻花问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