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写的不只是情爱,是人的本性

  4月30日11时42分,《失乐园》作者、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因前列腺癌在东京家中去世,享年80岁。日本媒体于昨天公布了渡边淳一去世的消息。渡边淳一经纪人王连清向早报记者介绍,渡边淳一一生创作作品超过300部,国内出版作品超过30种。2003年,渡边淳一接受由日本政府颁发的“紫绶褒章”。

    他坚持写作到了最后

  正在东京的王连清女士告诉记者:“我守到先生最后一刻。他5年多前患病,但他从不对外人说。直到一年多前,我看到他经常去医院,他才对我说了得病的事情。之前,因为工作原因,我们每个月都要见面开会。”渡边淳一在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编辑赵平在2012年还去渡边淳一家中拜访过,“那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他得前列腺癌有一段时间了,那时候,他的腿肿胀得很厉害。2004年和2008年,他曾两次来中国,与中国读者见面,去年我们再次邀请他来上海,当时活动都已经预备好了。但最后,他身体实在不适合旅行。”

  王连清说,渡边淳一先生一生非常低调勤奋,“几十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写作,一直到去年年底才因为病重离开事务所,但到了家里还一直在写作。基本上他坚持写作到了最后,一刻不停。他说过,不工作就没有力量活下去。”根据王连清介绍,渡边淳一先生以前的工作习惯是喜欢睡得早一点,在凌晨起来写作,然后再休息,之后再工作。“在我接触他的这段时间里,先生基本上年中无休,甚至在中国的小年夜,他都召集开会。”在生前,渡边淳一也一直是日本直木奖评委,“《再爱一次》和《孤舟》是先生的最后作品。”

  在王连清看来,渡边淳一不只是作家,“他更是一位心理学家。他对心理分析得那么透彻,不同于一般的作家。在日本,他的读者从年轻人一直到年长者,覆盖面很大。有人认为,他写的是情感,因为情感而家喻户晓。但我认为,他写的不只是情感,他写的是人的本性。说他是情感大师,这是很浮表的看法。”

  同时,在王连清看来,渡边淳一尽管不是政治人物,但对中日关系却非常关心,他写了很多文章反对参拜靖国神社。“他骂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但最后小泉说政治家缺乏‘钝感力’,《钝感力》这本书后来在日本卖了300多万本。”

    日本情爱文学第一人

  渡边淳一在中国被读者熟知是因为他的畅销情爱小说《失乐园》以及小说的同名改编电影。《失乐园》的译者、国际关系学院日语系副教授竺家荣昨天对早报记者说,“当时是书商来找我翻译的,当时我翻译的时候就觉得,这个能发表吗?也是犹豫的。但是书商认为,这本书在中国大陆出版肯定畅销,因为当时这本书已经是日本超级畅销书了。当时还为了跟台湾版拼速度,所以翻译得很快。”

  1998年,《失乐园》首次在国内出版,竺家荣承认第一版《失乐园》删了不少,“毕竟当时的社会情况对这部小说内容的容忍度还有限。后来,陆续出了几个版本,逐渐把删的内容恢复过来。目前作家出版社的《失乐园》是一字不删的。”2010年4月,作家出版社推出了《失乐园》的全译本,渡边淳一为此特意来到北京。对于小说《失乐园》在东亚地区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渡边淳一说,“这是一部描写成熟男人与女人追求终极之爱的杰作。这个故事以我本人的一段感情经历为原型,我认为,写情爱小说的作者,如果没有自己的亲身体验,是不可能写出好的小说的。我曾经爱过一个人,当我想更多地爱她的时候,会突然感觉到一种近乎死亡的不安。当然书里有虚构的东西,否则不会有这种强度。”

  渡边淳一在日本和中国都有大量的读者,仅正版《失乐园》在国内的销量就有几百万册,每次他来中国与读者见面,都会吸引大量粉丝。但这样一个畅销书作家,在文学上却很难定位。竺家荣对早报记者说,渡边淳一的文学地位确实很难确定,“他在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界比较冷,只有个别人在研究他。但我个人认为,不是学者对他不感兴趣,而是他个人对别人研究自己也不积极,甚至抵触。那么到底如何定位渡边淳一呢?我们很容易就能把他放在日本文学的传统脉络中,但他本人不愿意这样被定位,他自己认为,自己的文学是自成一派的。”在竺家荣看来,“渡边淳一还是继承了日本文学中的好色或耽美传统。当代日本作家没有像他那样孜孜不倦地写这样一个主题,某种意义上他是日本情爱文学第一人。而且在日本的美学传统中,美的东西与道德无关。”

  当年在翻译《失乐园》的时候,竺家荣对这部作品是有抵触心理的,这部关于出轨的小说出版之后也有很多批评,竺家荣说,“尽管有人批评渡边淳一脱离现实,超过了人们的道德规范接受程度,但这是可以讨论的。从1998年《失乐园》出版引起争议,到现在尺度很大的《爱的流放地》出版没有任何讨论,也可以看出中国对情爱的接受程度,也看出中国社会的变化。”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