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菜市场

    走访传统菜市场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品尝到别处找不到的小吃。这些小吃店隐身于陋街僻巷中的传统菜市场,完全没有名气,全靠口碑生存,光是照顾熟客就已经忙不过来,根本不需要广告。除非深入走访传统菜市场,否则根本没有机会品尝到这些历史悠久的小吃。在木栅菜市场有一家罗东盐水鸡分店,肉源来自新鲜放山鸡,每早从兰阳平原运送过来。不到两个小时,这里的鸡往往抢购一空。如今,很多大陆游客去台湾旅游,都怀着品尝台湾小吃的美好愿望。刘克襄建议游客不妨到传统菜市场转一转,或许会有出其不意的发现。

    就这样,刘克襄从木栅菜市场入门,进阶,逐渐掌握了台北传统菜市场的谱系。接着,他南下台中,走进了位于台中旧市区、忠孝小学后面的第五市场。这个菜市场已经有50多年历史,顾客多数是家庭主妇和退休人士。在台中,像这样的传统菜市场唯此一家。与台中其他几个菜市场不同,小农小贩在这里有立足之地,农业社会的情谊在这里依然很盛行。刘克襄通过考察后发现,如果常来这里买菜和品尝小吃,就可以明白老台中的日常生活。

    一路下来,刘克襄还考察了宜兰大溪菜市场、南投埔里菜市场、屏东恒春菜市场、花莲菜市场、澎湖鱼市和菜市。到这些传统菜市场向小农小贩买菜,刘克襄有一门买菜诀窍。看对了,阿莎力(日语演化的闽南语,意为“爽快”)地掏钱,先买再说,不与个体户论斤计两,要葱索姜。这等买菜其实并不盲目,反而用心良苦。一来活络地方产业,二则赢得农友的欢心。花钱不多,却可以多半赢得他们的信任。在他们生意不忙的时候,就可以闲话家常,不仅可以讨教农耕种菜的各种经验,还可以获得更多一手信息,知道本地人偏爱光顾的一些店面。比如,在大溪菜市场,他就从一个卖菜的农妇那里买到了自家种植的龙须菜,还从她那里打听到了本地人才知道的一家卖豆腐豆干的实在小店。在恒春菜市场,卖蔬菜的林太太和张太太请他喝了她们亲手制作的山林投凉茶、蜈蚣菜凉茶、椰子水。

    每每在传统菜市场遇到这样的经历,刘克襄都不由感叹,一个城市古早生活的智慧,传统菜市场无疑是最大的交流平台。他在传统菜市场也有了如下的购买心得:“物廉价美一般不会有好东西。但是传统市场可能会有价廉物美的东西。”

    “菜市场已经不再是女人的天下。女性要上班、照顾小孩、买菜做饭,哪有那么多的时间?现在食物问题很多,食物物种变化很大。两个人需要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爸爸帮妈妈,也是帮整个家庭买到比较好的蔬菜,买到安全正确的食物。”刘克襄说。

    逛菜市场的学问

    有了丰富的菜市场经验,加上之前多年对自然和野生动植物的观察,刘克襄对食物的了解越发深沉。他把食物与风土、地理和历史联系在一起,同时又把笔端落实到了平常人家的餐桌上。比如,我们每日都吃的白米饭有些什么讲究?中国人爱吃的豆腐、鸡蛋、水果又包含了什么学问? 

    

    刘克襄建议大家尽量购买好米煮饭,因为“好好吃一顿饭,不只是身体获得所需养分,心灵似乎也能注入莫大能量”。他家有两个孩子,因为求学寄宿在外地。每次回家,孩子母亲总是煮一锅香喷喷的白米饭,搭配三四道菜肴。两个孩子总是大口扒饭,一连吃下两碗。米对大米民族家庭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宁可花高一点的钱买比较好吃的米。米会提供这样的情感,吸引我的孩子们对家的认同和怀念。”刘克襄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他从自身经验出发,建议大家研究米的品种、品牌、产地,选一种比较好的米。

    豆腐

    豆腐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老食品,物美价廉,营养丰富,一直得到大家的喜欢。而大家也许不知道的事实是,如今偏好豆类制品的亚洲国家,原材料基本都是外来的转基因黄豆。比如台湾的黄豆几乎都从美国进口,大陆则多半来自南美洲。这些引进的黄豆以基因改造的散装豆居多。转基因黄豆对人体究竟有没有影响目前尚无定论,但是豆腐恐怕再也不是让人百分百放心的天然食品了。

    一块豆腐的完成,除了黄豆质地良好,还需要好水、适当的凝固剂、压制的木板模具和棉布,加上师傅熟练的手艺,才能制作出绵密风味的传统好豆腐。可是刘克襄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在制作的过程当中,现今多数豆腐在某些要素里无法达到起码的水平。比如包裹豆腐的棉布,如果误用了含有荧光剂或者甲醛的布质,就会很麻烦。再说木板模具,用来压制豆腐的模具多半是便宜的杉木,在冬天或者阴雨连绵的日子,木板难以达到彻底干燥的状态,久而久之会发霉。

    为了找到一块干净卫生的豆腐,刘克襄和太太除了菜市场,还走访了好几家豆腐店,发现有的豆腐坊把木板模具清洗后冷藏除菌;而新庄的名丰豆腐厂和花莲的味万田豆腐厂,则用钢板取代了必然会发霉的木板。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