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需要传播“正能量”

  英国文学家阿诺德曾说:“只有当文明有助于教化,因而也有助于善——人的生活、民族的生活、人类生存的惟一目的——的时候,文明才是有价值的。”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批评无疑也肩负着同样的使命。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强调批评对于文学“正能量”的传播和宣扬,并不意味着要回避描写现实中的丑恶和阴暗。实际上,对美的称赞,是为了激起人们向善的动力,对丑的揭露,是为了警醒人们摒弃邪恶的私念,它们构成文学批评两条并行不悖的铁轨,共同承载着传播“正能量”这班列车。另外,文学批评要传播“正能量”,也不会给批评活动套上枷锁。一千个批评家可以对同一部作品表达一千种看法,不管是“经学家看见《易》”,“才子看见缠绵”,“道学家看见淫”,还是鲁迅看见“爱和死亡”,“百家争鸣”式的批评本身恰恰就是要在这种种解读与比较中,使正能量得以彰显的有效途径。

  文学批评所要做的,就是在多元的价值形态中坚守核心的道德理念,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判断,从情感和精神上对人们做出引导和改变,给人希望和力量,给人激情和高尚,给人完整和纯粹,给人优雅和美丽……批评家应该承担起人类精神导师的重任,他有责任告诉人们什么是好的作品,什么是不好的作品,什么是好的审美追求,什么是粗俗的感官快乐,什么是值得鼓励的人生追求,什么是需要警惕的精神堕落。这不仅是社会对文艺工作者的时代要求,也是文学批评工作者永恒的职业使命。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