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豆瓣网友发起了一场“晒好书求再版”的活动,这些爱书者呼唤,“太多好书已成绝版!大家来分享那些一直没有再版的书。”言辞之恳切表达了不少网友“求绝版书若渴”的心声。
“求再版”声音最大的还是文学类书籍。比如,网友晒出的《博尔赫斯全集》、余阿勋译的三岛由纪夫的《春雪》、兰波散文诗全集《地狱一季》、余光中先生的译本《理想丈夫与不可儿戏——王尔德的两出喜剧》、琦君的《三更有梦书当枕》等等支持者众多,学林出版社出版的金庸、梁羽生、百剑堂主著的《三剑楼随笔》也颇受期待。
“除了看看有哪些好书,观赏封面也很享受呢。”网友晒出的书单不少是上世纪出版的,封面设计别有一番风味。比如,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汪曾祺的《晚饭花集》,绿色封底衬白花,有简约之美;汪曾祺的《菰蒲深处》一书,红色封底上的人、野鸭、船均为剪纸造型,烘托出质朴美的意境。
网友所发起的“晒好书求再版”文化活动中涌现的好书,都是经过时间和历史洗礼的图书,而网友对他们之所晒,是如数家珍,充满喜爱,更渴望与人分享,他们纷纷晒好书求再版表达的朴实、真诚的愿望,就是渴望和呼唤我们的图书出版界多出一些好书,我们的阅读生活中多读一些好书,我们的时代文化中需要更多的优秀图书。
阅读,是一种深切的对话和凝视,与高尚灵魂的对话,对历史和文化先哲的凝视。一个人通过阅读好书,可以使自己的思想明慧、睿智起来,可以使自己的灵魂优雅、高尚起来。人性的高尚与否,很大程度上和我们受到的阅读文化的影响有关。因此,高尚的阅读,实际上就是对灵魂、对心灵的高贵的教育和文化的洗礼。这就是好书的价值和阅读好书的意义。
在人类的阅读史中,很多作家、诗人和文学理论家几乎一致认为,那些具有人文精神和艺术美感的图书,必然具有美的品质、美的属性。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因此,无论是从阅读物中发现美好,还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美好的主观体验,高尚的、美好的就是好书的本质,就是我们许多人所追求的阅读的精神和灵魂。这就是好书的价值和阅读好书的意义。
我们都希望有这样美好的经历,在人生中会有这么一个时期,一切的旅行都经过了,一切的体验都完成了,于是较为真切的享受也只是深入钻研已知的事物,玩味体会自己感受到的东西,如同跟所爱的人见面和重逢一般,这是成熟期中所有的心情和美趣的纯粹快感。我们可以完全听从自己的兴趣去阅读自己喜欢的好书,去一读再读,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是的,我们无论患病或是健康,无论年老还是年轻,无论身处何地、境遇如何,读书,读好书,这样美好的事情,叫我们如何能够放弃?这就是好书的价值和阅读好书的意义。
然而,如今我们很难再寻找得到这样一个文化阅读或者说阅读文化的宁静的圣坛了。网友发起的“晒好书求再版”活动,弥足珍贵,这是在阅读生活中,去发现和寻找阅读的高尚意义和美的意义,它激起的阅读效应会使更多的人感悟到阅读的高尚与美好。而对“晒好书求再版”的呼声,我们图书的出版、图书的营销,是否看到了这样的文化诉求,看到了这种阅读的趋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