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即将满1周年,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很多历经这一灾难的人都很痛苦,有的失去了亲人,有的失去了财富……但有一个独特的人从灾难中获得了财富,因为他的投资组合的基本理念就是“危险永远存在”。
说到“独孤求败”,大多数中国人都能够回忆起金庸小说中得道的大侠。他武功高强,出神入化,但是苦于找不到对手,因而最终成为一个只追求失败的高手。这个人物之所以能够比较容易地被中国人所接受,大概与我们传统文化中“道”的思想有关。所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武功到了至高境界,必然走向常人不能揣摩的方向。 中国人对这些道理所揭示的文化内涵都比较容易理解,而外国人则没有这样文化背景,自然也就很难认同这些哲学。我和美国朋友们谈起中国的“道家”思想,他们几乎完全不能理解其内涵。西方世界自古希腊就发展出一套与我们完全相反的逻辑,他们认为只要有更高明的科学手段,就一定会达到更深刻的认识,由此往复,永无止境。与此同时,他们还把我们的这些有关“大道无形”的哲理统统打上“东方神秘主义哲学”的标签而放手去发展他们的科学。所以,像“独孤求败”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恐怕只有中国人能够理解了。
数学工具不能获得超常回报 我本不是学习哲学的人,对于中国古典哲学之菁华,既未能“批判吸收”,也就无从谈论“继承发展”。而长期在学习有关投资学的各种工具之时,倒是时常感叹自己的数学功底不足,不能构建出更加复杂的模型来。总的来看,我们许多人都或多或少地遵循着这样一种信仰:通过对数学这种基础科学工具的应用,我们能够在金融市场上获得超出常人的回报。 我导师的丈夫,沃尔福森教授,最近向我介绍了一位华尔街成功的投资者的故事,我非常惊讶地发现在华尔街,居然有一位类似于我们“独孤求败”大侠的人物。他在9·11恐怖事件袭击美国之后那“举世沧海横流”之际,展现了无愧于这一称号的投资战略。当我了解他的投资方法之后,非常佩服他的勇气和智慧。也使我重新以一种敬仰和自豪的心情去看待那被许多热衷于现代投资理论的人所淡忘的中国古典哲学,并由此既深感先贤智慧之博大,又惭愧自己不能“继往圣之绝学”。现在将这位华尔街上“独孤求败”的成功故事介绍给大家,希望对读者的投资决策有所启示。 这位华尔街的“独孤大侠”真名叫Nassim Nicholas Taleb(泰力布),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此人个性沉默而内向,是经济学界典型的数学分析高手。他组建了一家投资基金公司——Empirica,仅从公司名称上就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强调定量分析的投资公司。的确,公司的大部分雇员也都来自美国的名牌大学,有长期从事数学分析,模型构建的经验和能力。一开始,公司的经营作风也确实和其他许多华尔街的投资公司一样,整天研究一大堆随机变量,设计各种模型,以期能够先于市场找到投资机会。但是泰力布渐渐发现无论多么先进复杂的数学工具都不能使他的基金公司稳赚不赔。 事实上,泰力布发现在华尔街聚集了许多顶尖的投资高手,按他的讲法就是:俄罗斯来的理论物理学家,中国来的基础数学家,加上印度来的电脑程序员,天才们造就的各种数学模型充斥着交易大厅,人们都坚信通过自己的模型能够取得超额回报。一般来说,我们相信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遵循着一个类似随机过程的规律。假设有1千个人从事投资,那么最后可能只有不到10个人能够在股市的历次波动中都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变成暴富。泰力布说,不幸的是,尽管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们还是坚信只要模型构建得足够精确,自己就能够成为那幸运的少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