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祥:寻找杂文创作的更多可能性

  记者:这让我想起,早在十余年前,您就开始以“实验文体”为园地进行各种形式的杂文探索,并曾提出过“形式也是内容”。《病了的字母》《新子不语》《焰段》以及最新推出的《字字锦》风格也是各有不同。在您看来,为何形式对杂文而言如此重要?
  陆春祥:我是想通过“实验文体”,来寻找杂文创作更多的可能性。2011年出版的《新子不语》就是“实验文体”的一个选本。我想通过诙谐的表达来发表我对现实社会的看法。现代杂文应该和鲁迅时代的杂文有明显的区别,杂文的批判性、血性、张力要有,但时代不同了,表达却可以温柔一些。就具体形式来说,我认为任何形式都可以为杂文所用,一个作家要摒弃旧的形式,不断寻找新的形式。从这个角度讲,形式就是内容。只要形式不大于内容都可以创新尝试,当一个句子成为固定的句式时,表明它已经开始老套,就要慎用。技术层面的创新,势必让内容也被读者喜欢。再打个比方,所有吸引人的东西,比如建筑,一定是打破原有的常规。
  《病了的字母》《新子不语》《焰段》可以被看做一个系列:“NEW杂文”。每本书都各有侧重,《焰段》也可以说是国内首部微杂文。这些都是这些年来,我对杂文创作的一些思考和实践。《字字锦》我却把它定位为随笔,是一部带有鲜明思想印记的读经典随笔。《字字锦》写得还是比较艰苦的,对我自己来说是一个突破和创新,主要目的还是想引导人们对阅读经典的兴趣。经典太好玩了,经典简直就是我们现实社会生活的镜子。接下来我的写作计划,依然和经典有关,但是偏重于历代笔记和野史。我准备通过若干年的研读,写一些读书随笔。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