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琳琅满目的文学沙龙中,由“世纪文景”主办的“文景艺文季系列活动”格外受到年轻学生青睐。迈克尔·苏立文、孟京辉、阎年科、章小东、顾铮、陈子善、止庵等10多位中外学者、作家、艺术家,分别以“镜头下的中国城市”“‘第三种人’ 汉德克与 ‘骂观众’”“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文字中的故乡与异乡”等多个专题进行了对话,引得台下听众掌声连连。孟京辉甚至跳出文学与戏剧的范畴,与学生读者聊起了摇滚乐、中国历史和当下的教育问题,并对郭敬明的《小时代》及“郭敬明现象”发表了自己看法。一位学生听众在站着听完2个小时的讲座后感慨地对记者说:“听孟京辉和另两位嘉宾孙孟晋、毛尖‘吐槽’真是太爽了,虽然他们聊的是文学和阅读,但背后折射出来的则是整个社会的状态,尽管语言很直白,但也正因为如此,显得鞭辟入里、直摄人心。”
著名作家贾平凹、陈丹燕、贺景滨,以及英国文学新锐作家杰夫·戴尔,意大利著名“80后”作家保罗·乔尔达诺,英国作家、评论家诺曼·莱布雷希特及伊恩·布鲁玛、著名诗人伊利亚·卡明斯基则分别就旅行文学、诗歌创作、多媒体时代下的书评状况、当代小说主题等为读者关注的文学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其中由浙江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文学对话:旅行文学”就特别邀请了陈丹燕和曹景行对话杰夫·戴尔,与读者分享旅行文学中找寻自我的实质。“如今的旅行文学早已不再是对风景和人文的单纯描绘,那充其量只能作为旅行手册,旅行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阅读的过程,只不过读者阅读的是文字之美,作者阅读的是异乡之境,而通过这些表象的东西最终寻找到自己的本真,指向个人的内心。”在杰夫·戴尔看来,好的旅行文学是虚构与写实交融的艺术文体,它亲切、真实地将人逼入孤独的角落,进而让人感受到旅行和生命的流逝。
同时,今年的上海书展还创造性地推出了“全球文学十二时区”活动,这成为目前国内单场持续时间最久的文学活动。在书展举行期间的每个夜晚,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和中国的读者们相聚在一起。在书展的平台上,他们不仅“表达”,而且“对话”,形成与中国作者、中国读者的文化共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