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吾在其《咀华集》跋中说:“批评的成就是自我发见和价值的决定。发见自我就得周密,决定价值就得综合。一个批评家是学者和艺术家的化合,有颗创造的心灵去运用死的知识。他的野心在扩大他的人格,增深他的认识,提高他的鉴赏,完成他的理论。”然而,当许多学院派批评家都在忙着研究和吹捧那些当红作家,谋取耀眼的学术成果的时候,他们的那些弟子们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早已将文学批评当成了混饭吃的敲门砖,根本就不可能有当年李长之和李健吾那样的锐气和笔墨。文学批评青黄不接,这本身就是对现行学术体制下人才培养制度最辛辣的讽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