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厨房——《鱼从头吃起》代序

    但法国人心不死,那么我也就顺水推舟地说:“真要一条道走到黑,那我就第一个报名。”说实话,我倒是真想当一个白吃白喝的美食侦探。《料理鼠王》里就有一位尖腮猴似的美食侦探,神不知鬼不觉地在餐厅坐下,点菜,品尝,回家撰写评估报告,这份报告就能决定饭店的命运。软刀子杀人的快感,谁不想体验一把啊?当然,当美食侦探是有条件的:年过四十,必须有多年媒体工作的经历,没有不诚信的记录,一年中至少能有两百天在外出差。他不能随心所欲地挑食,喜欢吃的东西不能盯着吃,不喜欢吃的东西也必须咽下去。最难的一条是,他必须长期处于匿名状态。
    天啊,这些条件似乎是为我定制的,我从来不挑食,我至今还是媒体人,非著名作家,我从来没有因欺骗而被罚处的记录,为了美食,我不惜改姓换名。
    为了考察我的专业技能,米其林出版社国际部总监德昆先生还带了几个老外跑到我家,现场考察我的烹饪水平。如何对付法国人呢,我想到了孙子兵法,出奇制胜。那天我以几道家常菜从容应试,一道是蟹粉豆腐,大闸蟹去壳拆肉,豆腐切成火柴头大小,还得有棱有角,这一招就把他们镇住了。南乳烧软排,上桌时色泽红亮。但老外看不明白,我说法国有五百多种奶酪,其实中国也有奶酪,而且是更有利于健康的植物奶酪,它就是腐乳。是吗!这道菜也让他们开了眼界。还有一道杭州鱼圆,花了我不少时间,纯手工,鲜美嫩滑,入口即化,我通过厨房的门缝向外张望,他们吃得挤眉弄眼,不亦乐乎。另有一道马兰头拌香干,马兰头是野生的,散发出江南的泥土芬芳,他们也大为欣赏,还说了一句欧洲谚语以示认同:“野菜是没有故乡的。”其他还有黄油煎茵菇、酸辣魔芋、糟溜黄鱼等,不拘一格的混搭风格,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后,那位吃遍全世界米其林餐厅的法国人郑重宣布:“你通过了,你是第一个。”
    不过到现在为止中国还没有引进米其林评价体系,我仍然像少先队员那样,时刻准备着。
    米其林引以为自豪的是,自那本美食圣经问世一百多年来,还没有一个美食侦探因为不实报告而被炒鱿鱼。公正、独立、积极的评价,使红色宝典赢得了全球声誉和不可撼动的权威。《米其林指南》累计销售了3500万册,近年来每年出版55万册,大大推动了法国及至整个欧洲餐饮业、旅游业的发展。
    我一直热爱和忠诚于自己的事业,也一直在追求公正、独立、积极的评价,我爱厨房,我在等待。当然,更多的时候呢,我只能在厨房外偷看太太忙碌。
    “再搁点油!”我求她了。
    “别跟我添乱,回你的书房去!”太太大声说。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