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的境遇与出路

  短篇小说背后暗示着一个更大的世界

  短篇小说的出路首先在于写作者的坚守,范小青谈到,“写短篇是非常辛苦的,在刊物上很难作头条,头条往往是中篇,或者是报告文学。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一大批人坚持写短篇,这非常令人感动。”此外,短篇小说应该有文体的自觉。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认为,短篇小说的自由度比长篇要大,这个自由度是由作家争取的。中国的传统文类可以构成短篇小说的资源。作家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打造“不精致”的作品。短篇小说背后暗藏着更大世界,这是一个不自足、开放的世界。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学昕认为,作家不管是在长篇还是在短篇里,需要有意无意留一些“盲点”或者一些漏洞,因为它们可能会影响作品在结构上的张力。江苏省作协创研室主任汪政提出,有些作家一辈子可能只能从事一种文体的创作。而语言上的精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短篇小说作者必备的技能。写短篇出身的人,一般在文学品质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从事叙事文学写作的人必须从短篇小说起步,不断磨练自己。

  短篇小说的出路不只是作家和文体上的自觉,一种文体的衰落和繁荣与时代的文学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宜兴文联主席徐风认为,短篇小说不仅是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控制,体制内对于短篇小说的重视程度也亟待提高。苏童也谈到,在欧美地区,比如美国的“普利策文学奖”,每隔几年都会授予一个短篇小说作家,这一国家级奖项很好地鼓励了短篇小说的创作。

  表面上看,目前的确是一个短篇小说边缘化的时代,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何平指出,短篇小说的境遇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悲观,许多重要刊物依然乐于接受短篇小说,比如《作家》的“金短篇”,《城市画报》以及《南方周末》等也参与了短篇小说的发表和推广。江苏作协党组副书记张王飞认为,当下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许多人不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长作品,因而催生出了“短小说”来满足快节奏的都市文化。在文学门类里面,小说没有被边缘化,短篇小说跟长篇小说同样重要。短篇小说也应当经典化,才能在文学史上确立恰当的位置。而张学昕的观点同样发人深省,他认为,“短篇小说应该是一个贵族的东西。每个杰出的短篇小说家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后面有一个巨大的金矿。”

  《作家》主编宗仁发引用了博尔赫斯关于短篇小说的说法来表达看法,“短篇小说是这么几个关键词,本体、时间、梦、游戏、真实性、多重性、永恒性,认为这足以说明短篇小说自身散发的魅力。”向短篇小说致敬,要有实际的表达,比如提高短篇小说的稿费,办好“金短篇”栏目,争取为短篇小说设立专门奖项等。20世纪90年代,曾是我国短篇小说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家。当下,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争取创造短篇小说新的辉煌。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