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女作家程乃珊病逝 好友追忆:她是永远的上海女儿

  程乃珊的第一篇小说《妈妈教唱的歌》发表于《上海文学》1979年第7期,从此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1984年,她的中篇小说《蓝屋》获首届“钟山”文学奖。陆续创作了《丁香别墅》、《女儿经》、《穷街》之后,程乃珊又涉足与老上海有关的纪实文学,包括《上海探戈》、《上海Lady》、《上海Fashion》、《上海罗曼史》、《海上萨克斯风》、《上海女人》等,取材于她所熟悉的生活领域,善于通过日常琐事和生活细节的描绘,折射出上海滩上的人情风俗和社会心理。程乃珊对于发表处女作的《上海文学》杂志情有独钟。今年1月开始,程乃珊应《上海文学》主编赵丽宏之邀,在《上海文学》上开出了以老上海著名的咖啡馆“天鹅阁”命名的专栏。在专栏的开场白中,程乃珊写到:“我从来觉得自己只是个讲故事的人。作为亲眼目睹家族五代变迁的我,已积累了大量的故事,这些故事说起来并不荡气回肠,甚至只是些鸡毛蒜皮,但多多少少反映了上海城市的变迁。”赵丽宏告诉记者:“程乃珊生病后,抵抗力很弱,医生和家属建议我们不要去医院看望,怕细菌感染,我一直通过她的先生问候她。在她生病期间,还为‘天鹅阁’专栏撰文三篇,最后的一篇《就这样慢慢教化成上海女人——从小脚到高跟鞋之一》,将刊登在5月份的《上海文学》上。程乃珊笔下描绘的是最原汁原味的上海,她的作品不仅引起上海人的共鸣,还成为很多外地人了解上海的渠道,她的逝世是上海文坛的巨大损失。” 

  曾有文学评论家说,程乃珊是最了解上海和最懂上海女性的作家。她的离世引发了文人们的深切哀悼。中国周刊总编朱学东在微博上写道:“听闻上海女作家程乃珊女士仙游,有一些吃惊和悲伤。上世纪80年代,程女士之作品《蓝屋》曾给我个人巨大影响,它激励了我一个乡下顽童走上了自我奋斗之路。”上海作家简平在微博中写道:“一手扶持着把我领进文学殿堂的我最尊敬最亲爱的文学导师……永远在心里为你留着位置,永远怀念你。”上海作家叶永烈在《悼念“正宗”的上海作家程乃珊》的博文中写道:“在我看来,她是‘正宗’的上海作家。她写上海,或者更准确地说,她写上海滩,写当年的那些在上海发生的故事,是那样的生动,那样的充满细节。即便是她写的一篇篇短小的关于上海的散文,随手拈来,不论是写老克勒,还是上只角、下只角,都是观察入微。”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