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尘埃中打滚的补天者

    颇具意味的是,麦克尤恩让别尔德对外界事物完全持科学主义的看法,以蔑视的态度看待人文类学科。最有趣的例子就是大学时代追求女友梅西的花招——得知梅西极喜爱弥尔顿,别尔德恶补一周,狂读这位诗人的诗歌与传记,还囫囵吞枣背下一些观点,成功讨得梅西的欢心。别尔德总结,“突击弥尔顿的那一周让他怀疑这些玩意就是天大的骗局。读这些东西是挺辛苦,但他并没有碰到什么能稍许在智力上构成挑战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跟他每天在自己的课业中遭遇的困难等量齐观。”此事件成为别尔德成长道路上的转折点,认为智力与理性才是处身于世的利器,诸如文学之类的玩意儿全无用处。事实上,别尔德的想法与思维在一定阶段为其迎来名与利,愈发加强他的自信;而令其始料未及的是,科学主义竟然不能涵盖人生的全部,在宏大抱负的面向中逃不脱人性的罅隙与弱点,极关键的时刻科学包打不了天下,却被他平日蔑视的某些无足轻重的东西毁掉了一切。当他为命运挑落马下、惶惶如丧家之犬时,是否会对单向度的思维有所反思?

    《追日》对麦克尤恩而言虽不能说是另起炉灶,也算得上发出别声,在其作品序列里有着特殊的位置。新的题材,新的人物,新的布局,麦克尤恩的尝试是面向自己的,他心中的对手是过往的创作。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追日》的不完美处或过于完美处,结构的紧扣与赘疣,科学语言的无所不用其极,人物形象的暧昧不讨喜等,均为麦克尤恩在写作中的“较劲儿”和紧张感之产物。如果说一个小说家的创作生涯是一场艰苦的马拉松,那《追日》或许是麦克尤恩跑至半途某次疲累临界点的暗自咬牙坚持,虽未必姿态如何优雅,却是以往与未来路途的一次重要连接。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