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里听听“茄山河”屋里厢讲讲“老底子”——本届上海书展上的上海题材图书介绍

  《新民晚报·上海闲话精编》简明实用

  以“保护上海话”为宗旨的《新民晚报》专版《上海闲话》,开设于2010年3月7日,现为每周一期,已刊出100多期。它是为想学上海话的广大读者铺设的一个讲上海话的平台,也是众多外来人士接近上海、了解上海、融入上海的一条途径,更是建设海派文化、科学保护方言的一块宣传园地,深受广大新老上海人的喜爱。

  《浓浓沪语海上情——〈新民晚报·上海闲话〉精编》是《上海闲话》专版的结集,共收录了约百篇短文,分为“弄堂茄山河”“沪语童谣”“老里八早”“刨根问底”“沪上名人”“收藏”“灶披间”“侬讲伊讲”“沪语趣谈”“喇叭花开”“扎劲”“坐看云起”“沪渎码头”等13辑,涉及新老上海人的方方面面,是反映新旧上海大众社会众生相的简明实用小百科;另附有别册《上海闲话练习题(附参考答案)》,共有57期题目,是学习上海话的简易实用手册。该书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浓浓沪语海上情——〈新民晚报·上海闲话〉精编》首发式

  8月17日(周五)上午10:30中心活动区

  钱乃荣、吕争、陈保平、马莉莉、钱程等签售

  《逸趣——老上海琐记》讲述趣事

  本届上海书展上,一位年纪不大的“老上海”将为其旧闻新著《逸趣——老上海琐记》举行新书首发仪式。“老上海”系列书籍是旧闻作家杨忠明历年采访和记录了有关老上海玩物种种逸闻趣事结集而成,之前已经出版了《玩物——老上海文玩》一书。此次出版的《逸趣——老上海琐记》一书,主要分为人物、事物、美食和趣闻等类别,其中包括吴昌硕与升吉里、申城大自鸣钟有多少、老上海的面馆、老上海冬天的雪等文章,读来篇篇都有意思。

  这本书中的许多故事,都是杨忠明亲自从老先生的口中听到的。后杨忠明师从上海文史掌故大家学习写作,就开始在《新民晚报》“品味典藏”“夜光杯”等版面上发表文章。

  《逸趣——老上海琐记》

    8月17日(周五)下午3时

  世纪出版文艺馆活动区

  陆康、沈嘉禄、杨忠明签售

  《百姓生活记忆》回味往日

  改革开放30年来,无论是中国还是上海,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林社的《百姓生活记忆》则将目光聚焦在30年前普通沪上人家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上了年纪的读者得以回味那已经渐行渐远的如烟往事。书展现场的签售将使用沪语。

  《话说上海生活细节(清末卷)》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你讲述100年前上海人怎么度过一年的四时八节,辛亥革命前夕的上海潮人怎样穿戴,还有上海女人何时开始披围巾、何时拎着坤包上街之类的生活细枝末节……

  《百姓生活记忆》首发式

  8月16日(周四)下午2:30

  世纪出版世纪馆 活动A区

  主持人今波、柏万青等签售

  《漫步石库门》走走看看

  两位上海作者姜庆共、席闻雷,用五年时间拍摄记录了500多个石库门里弄,推出《上海里弄文化地图:石库门》。他们将同读者、市民、摄影爱好者、建筑爱好者、城市行走者一起探寻石库门里弄的市井生活和建筑风貌,交流创作过程和体会,并签名售书。

  书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系列讲座:《海上风情——漫步石库门》

  8月16日(周四)9:30

  上海图书馆(正门)四楼多功能厅主讲人:席闻雷、姜庆共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