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闲话六编》钱伯城序

  《开卷》的文章,短小隽永,读来韵味浓浓,我是老读者,不夸张说,篇篇可看。但我每次收到这本朴素无华的小书,首先要看的,却是卷末子聪的《开有益斋闲话》。此中汇集着全国四面八方读书人、爱书人亦即他们自称的书迷、书痴或书虫们发来的各种活动信息,仿佛我自己也置身其中、神游其境一样,真是其趣无穷,其乐亦无穷。 

  我看,《开卷》之成功,即在于这个趣上,由趣生发出乐来。 

  过来人不会忘却几十年前,全民齐读“老三篇”,有一篇教导人们,要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低必有高,那时的高级趣味,只是早晚背诵语录,唱语录歌,跳忠字舞。感谢改革开放,人们方才找回了脱离低级趣味的高级趣味读书之趣。 

  明朝提倡小品文、写白话诗的袁中郎早就说过,“世人所难得者唯趣,唯会心者知之”。他做过吴县(今苏州)县令,相当今天一个县团级干部:后调中央,做到吏部(相当今组织部)郎中(相当今司局级干部),“居发十九年,不置升合田。好山水,喜谈 。不能酒,最爱人饮酒,意兴无日不畅适,睡或高歌而醒。好修治小室,排当极有方略”。这都是他弟弟袁小修为他写的《行状》所记,可见他两袖清风,一生为趣而乐。这样一个人品极高,又懂得趣味的古人公务员,不是很可爱可敬吗? 

  我的同行老友沈昌文,也是深谙读书之乐的老出版、老编辑,他主编一套丛书即以“书趣”为名,网罗海内名家,每辑八至十种,大概出有十辑之多吧,辑数种数已记不太清,总之,行销甚广、传播书趣之乐,厥功伟矣。 

  《开卷》开辟的是另一条路,赤手空拳,打出一片书趣新天地,功亦在人间,我当然要向之致敬。值兹《开卷闲话六编》出版之际,应子聪之约,拉杂写这几句话,以当祝贺,并以为序。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