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要会做“大饼油条” 文化传播不能靠宏大工程

  一部20万字的单本学术作品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赞助,一本少年儿童出版社打造的青少年读物,由上海市出版协会理事长、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赵昌平,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亲自“操刀”,《中华创世纪》刚面世,就吸引了众人的关注。如果将浩大的丛书工程视为“饕餮大餐”,这本以中华创世神话为背景的图书就犹如是“大饼油条”。但由权威专家做出来的“大饼油条”,比那些“饕餮大餐”更适合普通读者。
  
  专家“烹饪”拒绝平庸

  翻开《中华创世纪》,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专家级”的项目组成员:吴贻弓、孙颙、施大畏、赵昌平。加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汪涌豪,知名画家朱新昌、施晓颉的参与,这本定位为青少年的“小书”无疑有了看头。
  谁是第一对人类夫妇,炎帝的三个女儿是谁,……,这些史前口传的神话故事,对于许多80后、90后来说,无疑是十分陌生的。而相对于过去的神话故事、演义读物,《中华创世纪》具有迥然不同的创作目的。赵昌平表示,史前的中华先民自然不可能有“价值观”这样的概念,然而史前神话洋溢着那种精神气质,却是具体可感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无疑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要髓,包含着自强以实现个人价值与宽容以承担社会责任。
  “大禹治水,是全书书写最费心力的章节,二稿之后,我们仍感到不满意,于是回过来以半年余的时间重新钻研”,赵昌平说,“结果发现,大禹治水可称是中国古史上最早的系统工程,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们改变了历来由勇武、献身角度来阐述的套路,而主要由创造力、组织力、执行力的高度描述大禹及其团队的全局观念,统筹意识,科学谨慎等大智大勇,给读者一个崭新的大禹形象。”
  《中华创世纪》的绘画也是这本书的一大特点。施大畏、施晓颉这对“父子兵”亲自上阵,将许多神话中的人物,如伏羲、女娲、黄帝、蚩尤等等,都通过绘画鲜活地展现出来。画连环画出身的朱新昌,在插图的设计中也显示出独特的视角,使得画面与文字更好地配合。
  
  传播文化要靠权威

  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孙颙看来,在西方的价值观中,人性本恶的原罪价值观,主要来自于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神话传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常说的“人之初,性本善”的价值观,也应该从我们的传统神话中去寻找根源,而此次出版的《中华创世纪》中就有所展现。
  《中华创世纪》不仅是给青少年看的,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是非常值得一读的,特别是像蛮蛮、軨軨、毕方,……,这些神话中的动物究竟是怎么样的形象,想必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看到过,而在这本书中的插图无疑是有关专家在研究了相关典籍之后,通过比较而确定的最为权威的版本。
  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总编辑何承伟表示,在传播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有权威性。相比西方的古希腊神话,中国神话由于大多数靠口传,因此不是非常丰满,不同的典籍中往往会有不同的解释,这就要靠专家们进行很好地解读,像此次出版的《中华创世纪》就是用了最为普通的语言让受众能够很轻松地接受。
  
  “大饼油条”也是文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虽然“饕餮大餐”能为出版社赚钱,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更希望得到的是“大饼油条”。著名画家贺友直曾经声疾呼,出版社要有信心、有作为,了解读者需求,真实记录、反映这个时代,“靠翻开本的花样重印旧书混日子的路子,不能再走下去了。”
  书是给大众看的,不是用来做摆设的。面对着目前一些出版社热衷于出版系列图书工程的现状,此次《中华创世纪》出版无疑更具有了深层次的意义。书籍本身需要的是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让人读起来有左右逢源脉络相通之感,这与书籍的规模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